1.历史特征:从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到1368年元朝灭亡,是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政治上由分裂走向统一、传统文化发展到新高度的阶段。2.主要表现:(1)政治上: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到辽、宋、夏、金对峙,最后元朝完成统一。(2)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南北经济作物交流、推广;商业突破了“坊”“市”界限,海外贸易有了重大发展;纸币的使用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3)民族关系上: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依然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在元朝大一统局面下,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高潮。(4)思想文化上:传统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以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科学技术又有新的发展,不仅在国内的军事和生产、生活领域得到应用,而且传向世界,对欧洲历史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以诗词创作、理学兴起、元曲兴盛为代表,传统的思想文化也显现出阶段性变化。本单元是高考命题的密集区,历年高考均有涉及,且占较大分值。1.从题型上看,高考试题题型多样,非选择题迭出,且设计新颖,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2.从考查内容上看,涉及内容广泛。2007年全国Ⅱ和江苏单科考查了元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2008年天津文综、四川非延考区、北京文综都考查了王安石变法;上海单科考查了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009年本单元考查内容较多,其中突出了对宋代官制的考查,如2009年浙江文综、四川文综、上海单科等。13.从考点分布上看,考点分布广泛,但重点突出。如王安石变法在近三年高考试题中均有涉及,只是角度不同,今后仍需注意,特别是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另外还应对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元的行省制度、宋代科技等内容予以重视。4.从难易程度上看,本单元难度中等,灵活性比较大。1.从考点内容看,在备考中应对政治史和文化史的内容多加关注。在政治史方面,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及评价、庆历新政、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得失和评价、元朝的行省制度等都是值得关注的。在文化方面,三大发明的概况及外传、宋代理学等都可能再次成为考试的重点,在备考复习中应予特别关注。2.从命题角度看,本单元虽屡有考题,但命题空间仍然很大。如在民族关系方面,对民族关系主流的把握、各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对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关系的评价、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及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的扩展,也可以比较分析宋元和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认识民族融合是主流。同时注意其对现实的借鉴意义。3.从题型看,以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的形式进行命题的可能性比较大,在备考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及研究史料的能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