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总结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和政治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1)经济状况:①战后初期西欧各国依靠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及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实现了经济的恢复。②50~70年代,欧美各国通过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发展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等措施,经济呈现繁荣景象。③70年代以后,各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现象,通货膨胀严重。④80~9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由“滞胀”转入调整复苏的时期,各国经济稳步增长。(2)经济模式:战后各国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的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经济格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格局经历了三次转变。①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日本、西欧受控于美国。②六七十年代,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西欧、日本经济实力上升,资本主义经济呈现三足鼎立局面。③80年代末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美国、西欧、日本三极竞争局面。(4)经济结构: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一系列新兴产业的产生;资本主义各国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经济决定政治。随着欧共体经济和日本经济的崛起,他们要求取得相应的国际政治地位,从而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1)各国内部:各国通过推行社会改革,实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适当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2)政治格局:资本主义内部政治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①战后初期,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界,西欧、日本惟美国马首是瞻。②六七十年代呈现出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西欧、日本不愿意像过去那样受美国的控制,希望与美国建立起平等的伙伴关系,开始积极地为提高自身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而努力。③80年代末以来,资本主义各国形成了一种战略伙伴关系,各国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趋势得到加强。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1.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1)二战后初期,经济恢复和发展。①东欧。1948~1953年,苏联模式在东欧1确立。这一体制在一段时间内,为东欧各国恢复和发展经济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初步改变了落后的面貌。②苏联。第四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③新中国。完成了经济恢复和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建设成就突出。(2)5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改革有成有败。①东欧。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进行了改革,因没能从根本上摆脱苏联模式和苏联的控制,最终均未成功。②苏联。先后历经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但最终均未使苏联摆脱经济困境。③中国。1978年开始的经济改革,成效显著,成就巨大。2.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1)二战后初期,东欧和亚洲许多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2)5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三、亚洲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1.亚洲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政治(1)二战后,摆脱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2)联合反霸斗争。如中东产油国以石油为武器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曾触发了1973年以“滞胀”为特征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亚洲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1)东亚和东南亚经济的发展。(2)南亚印度经济的发展。(3)西亚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1.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1)确立的原因: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19世纪中期,英国煤、铁、纺织品的产量超过了法、美、德三国的总和;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2)确立: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3)丧失的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发展缓慢;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4)丧失:19世纪末英国丧失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2.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1)原因: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力量被削弱。(2)表现:二战后期,美国操纵了国际金融,建立了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它的建立,标志着美国在国际资本主义经济领域霸主地2位的确立。3.世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