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导数的几何意义-----切线问题【热点聚焦与扩展】导数的几何意义为高考热点内容,考查题型文科多为选择、填空题,理科常出现在解答题中,难度中等或更小.归纳起来常见的命题探究角度有:(1)求切线方程问题.(2)确定切点坐标问题.(3)已知切线问题求参数.(4)切线的综合应用.(一)与切线相关的定义1、切线的定义:在曲线的某点A附近取点B,并使B沿曲线不断接近A.这样直线AB的极限位置就是曲线在点A的切线.(1)此为切线的确切定义,一方面在图像上可定性的理解为直线刚好与曲线相碰,另一方面也可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让切点A附近的点向不断接近,当与距离非常小时,观察直线是否稳定在一个位置上.(2)判断一条直线是否为曲线的切线,不再能用公共点的个数来判定。例如函数在处的切线,与曲线有两个公共点.(3)在定义中,点不断接近包含两个方向,点右边的点向左接近,左边的点向右接近,只有无论从哪个方向接近,直线的极限位置唯一时,这个极限位置才能够成为在点处的切线。对于一个函数,并不能保证在每一个点处均有切线。例如在处,通过观察图像可知,当左边的点向其无限接近时,割线的极限位置为,而当右边的点向其无限接近时,割线的极限位置为,两个不同的方向极限位置不相同,故在处不含切线.(4)由于点沿函数曲线不断向接近,所以若在处有切线,那么必须在点及其附近有定义(包括左边与右边)2、函数f(x)在点x0处的导数f′(x0)的几何意义是在曲线y=f(x)上点(x0,f(x0))处的切线的斜率(瞬时速度就是位移函数s(t)对时间t的导数).相应地,切线方程为y-f(x0)=f′(x0)(x-x0).3、从导数的几何意义中可通过数形结合解释几类不含导数的点:(1)函数的边界点:此类点左侧(或右侧)的点不在定义域中,从而某一侧不含割线,也就无从谈起极限位置.故切线不存在,导数不存在;与此类似还有分段函数如果不连续,则断开处的边界值也不存在导数.(2)已知点与左右附近点的割线极限位置不相同,则不存在切线,故不存在导数.例如前面例子在处不存在导数.此类情况多出现在单调区间变化的分界处,判断时只需选点向已知点左右靠近,观察极限位置是否相同即可.(3)若在已知点处存在切线,但切线垂直轴,则其斜率不存在,在该点处导数也不存在.例如:在处不可导.综上所述:(1)-(3)所谈的点均不存在导数,而(1)(2)所谈的点不存在切线,(3)中的点存在切线,但没有导数.由此可见:某点有导数则必有切线,有切线则未必有导数.(二)方法与技巧:1、求切线方程的方法:一点一方向可确定一条直线,在求切线时可考虑先求出切线的斜率(切点导数)与切点,在利用点斜式写出直线方程.2、若函数的导函数可求,则求切线方程的核心要素为切点的横坐标,因为可“一点两代”,代入到原函数,即可得到切点的纵坐标,代入到导函数中可得到切线的斜率,从而一点一斜率,切线即可求所以在解切线问题时一定要盯住切点横坐标,千方百计的把它求解出来.3、求切线的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切点已知,那么只需将切点横坐标代入到原函数与导函数中求出切点与斜率即可,另一类是切点未知,那么先要设出切点坐标,再考虑利用条件解出核心要素,进而转化成第一类问题.4、在解析几何中也学习了求切线的方法,即先设出切线方程,再与二次方程联立利用求出参数值进而解出切线方程。解析几何中的曲线与函数同在坐标系下,所以两个方法可以互通。若某函数的图像为圆锥曲线,二次曲线的一部分,则在求切线时可用解析的方法求解,例如:(图像为圆的一部分)在处的切线方程,则可考虑利用圆的切线的求法进行解决。若圆锥曲线可用函数解析式表示,像焦点在轴的抛物线,可看作关于的函数,则在求切线时可利用导数进行快速求解(此方法也为解析几何中处理焦点在轴的抛物线切线问题的重要方法).5、在处理切线问题时要注意审清所给已知点是否为切点.“在某点处的切线”意味着该点即为切点,而“过某点的切线”则意味着该点有可能是切点,有可能不是切点.如果该点恰好在曲线上那就需要进行分类讨论了.【经典例题】例1【2017课标1,文14】曲线在点(1,2)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