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析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网友来稿)“语言运用得体”是高考语用题的一个考点,通常以选择题、改错题和主观表述题的形式来考查。试题设计选用来自生活的语言材料,侧重从语言的动态运用角度来检测考生的表达能力。“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语境”有“内部语境”(指文段上下文的具体语言环境)和“外部语境”(指言语交际时的各种情境条件)之分,“得体”,实际上就是指语言的运用要注意并适应内外语境的各种要求。考试中,如何准确辨析语言表达是否得体呢?关键要注意以下五个辨析角度:(一)对象。用语要看对象。一指用语须研究说话者,符合说话者的地位、身份、教养、学识、生活阅历等特点;二指用语必须研究听话者,符合听话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知识、语言习惯、心理喜恶等特点,对象不同,措词用语必须讲究说法和分寸,符合彼此特定情境中的角色关系。如,同样是写伟人的逝世,不同的人写不同的伟人,写法各具特点。雨果评论文学巨匠巴尔扎克之死:“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此句用文学性语言(星星、熠熠闪耀)暗扣巴尔扎克“文学巨匠”的身份。恩格斯叙述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之死:“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黄宗英写演员赵丹之死:“一个演员毕生塑造角色,而时代也塑造了他自己。他是在知心的观众欢迎的掌声和殷切的期待中,落下生之命之幕的。”有人写音乐家聂耳之死:“经过23年的青春年华,过早地写下了他生命的休止符。”以上三个句子分别用“停止思想”“落下生命之幕”“写下他生命的休止符”明显地扣合“思想家”“演员”“音乐家”的身份。又如这样一道考题:某地拟修建一条高速公路,一棵千年古柏正巧处于高速公路必经之地,须加以砍伐。各界人士闻讯后纷纷上书有关部门,要求修改设计方案。请根据下列人物身份,各拟一句话,说明他们反对砍伐的理由。⑴植物学家说:⑵历史学家说:⑶美学家说:三种人身份不同,针对同一件事,说法应该各有侧重,请看答案:⑴不能砍!这棵千年古柏是研究物种多样性及物种遗传的绝好样本。⑵不能砍!这棵千年古柏是这座城市的历史见证和悠久文化的象征。⑶不能砍!千年古柏的挺拔遒劲的风姿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和美学意义。三种人的说法,分别符合他们的身份和职业特点,很有个性。(二)场合。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可见,环境场合是社会交往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要素,特定的场合往往需要特定的话语形式来传递信息。一般来说,环境场合分为四种类型:⑴正式场合,说话要庄重、规范,用书面语;⑵工作场合,用语准确、简要,常用术语行话;⑶生活场合,说话自然、灵活,多用口语;⑷娱乐场合,说话风趣,生动。如,这样一道考题:请按照限定的语体和语言环境,将“欢迎对方到时参加”这一意思分别作出恰当的表述。⑴在商场的广告里:届时热忱欢迎新老顾客垂询。⑵在给兄弟单位的请柬里:届时恭请贵单位人员光临;⑶在给下级的书面通知里:届时务必参加,不得缺席;⑷在给父母子女的口头通知里:到时不能不来哟。(横线上句子系笔者所加,下同)同样一个意思,因为场合、对象、关系、语体色彩等因素的不同,表达形式也各不相同。又如考题:补全对话:有一次,马克•吐温与一位夫人对坐,他对她说:“你真漂亮。”夫人高傲地回答:“可惜我实在无法同样地赞美你。”马克•吐温毫不介意地笑笑说:“夫人,只要像我一样说假话就行了。回答风趣,机智,有反讽意味,非常适合于生活场合。(三)语体。语体,指的是语言的特定表达方式,不同体裁类型的文体,在用语上往往有不同要求。语体辨别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不同;二是科学语体和文学语体不同:科学语体大量使用限定成分构成的长句,插入成分多;文学语体的特点是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用语灵话。三是政治语体和事务语体,政治语体富于逻辑性,概念精确而严密,如报告、社论等;事务语体大都应用于公文,讲究简要,平实,程式化,常用习惯语。请看试题:根据各种文体对语言的要求,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C)A自从我省东部地区发生特大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