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九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何人不起故园情主题单元设计鲁教版"主题单元标题何人不起故园情作者姓名李颖所属单位山东省青岛九中联系地址山东省青岛九中语文组联系电话13969881255电子邮箱176665455@qq.com邮政编码266000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二所需时间课时(共4课时)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长期的瓢泼在外难免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他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本单元选题源自鲁人版的《唐诗宋词选读》中的第一单元的几首羁旅诗:杜甫的《旅夜抒怀》《月夜》,王湾《次北固山下》。以此为依托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内容。根据诵读已学的和新学的羁旅诗的诗篇了解羁旅诗中常出现的意象和所抒发的情感。专题二,形式。总结羁旅诗中惯用的手法和特殊的乐景写哀情和侧面描写。专题三,鉴赏。掌握羁旅诗的鉴赏的方法,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此类诗歌的赏析。学生自选角度,自选此类诗歌中的任何一篇撰写赏析性的文章。在班级以读诗鉴赏会的方式或者在班级博客上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自己创作抒情类诗歌。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羁旅类诗歌中常用的意象。2.了解羁旅诗词中所抒发的情感。3.结合具体作品把握羁旅愁思之情的几种具体表现手法。4.能运用所学的方法鉴赏相关的诗歌并撰写评论性和赏析性文章。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问题设置,激发讨论探究的热情。3.通过拓展延伸,加深对此类诗歌的鉴赏和探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合作探究,总结运用,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2.感悟诗人的情怀,品味语言的魅力。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1,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学,使得它们与学生自己的文化保持着割不断的心理联系,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感情。2,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3.《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4.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5.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主题单元问题设计羁旅诗中有哪些常见的意象?羁旅诗大致抒发了哪些情感?羁旅诗在写作上常用哪些手法?(诗人是如何来表现自己的情怀的?)专题划分专题一:内容专题二:形式专题三:鉴赏专题一意象和情感所需课时2课时专题一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意象的选择其实是诗人的一种境界,这就是由景而发或由事而发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