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中学高一语文贝多芬(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品味肖像描写,体会人物性格。2.体会、分析作者的评论。3.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二、重难点体会、分析作者的评议,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三、课时学法指导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开启思维,主动去发现问题,然后深入挖掘,解决问题。四、预习案完成任务情况自评:学科组长评价:.1.任务布置:阅读课文,勾画出文中肖像描写句子。2.知识补充:肖像描写的方法(1)、细致观察,抓住人物突出的特点,反映人物的生活境况和精神世界。(2)、用词准确、传神;恰当运用多种修辞手法。(3)、描写中插入适当的议论、抒情,以形传神。(4)、采用合理顺序,如: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等。2.存在问题:五、探究案1.找出文中的肖像描写,并分析人物性格。2.根据作者的评论,分析人物性格。(1)、第4段,作者对贝多芬的童年作出点评:童年不仅给贝多芬带来了凄凉惨淡的记忆,也给他带来温柔美丽的梦境。在这里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大篇幅写贝多芬的故乡的美丽呢?(2)、品读第11、12自然段。3.课后“思考与探究”第1题中任选三个句子,理解其含义。六、训练案完成小《聚焦》P30“语言积累”、“表达交流”。七、反思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