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史记的情感倾向》主题单元设计鲁教版主题单元标题情之所至“传”更动人——浅析《史记》的情感倾向作者姓名石敏所属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联系地址山师北街3号联系电话13356698181电子邮箱shimin0516@126.com邮政编码250014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二年级所需时间课内6课时+课外4课时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史记》是司马迁遭受奇耻大辱却怀抱“不坠凌云之志”,以血作墨、心灵为纸完成的历史巨作,更是一部体系完整、规模宏大、视野广阔、见识超群的百科式的历史巨著。从这部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灵魂的洗礼,在《史记》的客观叙述过程中深隐着作者复杂的人生体验,凝聚着作者的主观情感。我们将通过对课文中人物的分析,感受司马迁在文中浓郁的感情色彩。整个单元将分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理想人格,字里行间皆盛誉;辛辣嘲讽,嬉笑怒骂成文章——旗帜鲜明的赞颂与批判;专题二,鲜明的个人印记——《史记》中浓郁的悲剧色彩;专题三,不虚美,不隐恶——超越个人好恶的全面评价。作为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传记文学名著,《史记》塑造了一系列丰富饱满、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满作者浓郁的感情色彩,本单元试从《廉颇蔺相如列传》《荆轲》《垓下之战》《飞将军李广》《晁错》等几篇文章入手,进行拓展研究。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司马迁生平与《史记》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2.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能阅读浅易文言文。3.学习并探究人物传记的写法,学习人物刻画的方法,概括人物性格特征;4.相关文学史料的拓展比较阅读,掌握全面客观的评价方法。过程与方法:1.借助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在小组间交流的过程中大胆质疑;2.通过比较阅读,概括人物主要性格特征,理解作者评价。3.利用工具书和网络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进行深入拓展学习,研究如何进行客观公正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传记人物的优秀品质,陶冶个人情操;2.学习《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写作风格,客观认识和评价他人;3.认识到“性格决定命运”,砥砺自我人生修养。(删除,比较抽象,且与1重复。)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1.总目标: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文本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2.阶段目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进行口语交际,能在不同的场合,得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删除)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论著作者情况、相关背景和论著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排除阅读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