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过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一)演变过程1.古希腊科学家对于原子结构的认识是人们对于原子结构认识的初始阶段,揭示了物质由原子构成的这一基本的观点。2.道尔顿提出了质量守恒这一观点。3.由汤姆生发现电子后提出“枣式”原子模型。4.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原子模型。5.玻尔把量子说引入核式结构的原子模型,提出原子的量子态理论。(二)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电子依能量的不同是分层排布的,其主要规律是:1.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三)元素的性质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1.稀有气体的不活泼性: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氦是2个电子),处于稳定结构,因此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2.非金属性与金属性(一般规律):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元素的性质金属元素<4易失金属性非金属元素>4易得非金属性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