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千古遗恨辛弃疾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千古遗恨辛弃疾作者姓名于小燕所属单位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联系地址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语文组联系电话15505481916电子邮箱Lizi2001_0@yahoo.com.cn邮政编码271000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二所需时间共3课时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本单元选题源自鲁人版的《唐诗宋词选读》的第四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宋词是继唐诗之后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又一巅峰,辛词则是这座巅峰上令人叹惋回味的一处风光。学习辛词,对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其以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单元由《水龙吟》《贺新郎》《破阵子》《西江月》四首词组成,是辛弃疾感情的真实告白,其欲收复中原而不得的情感在四首词中已表现得淋漓尽致,学习这几首词,能让学生对辛弃疾有较全面的理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诗歌选修规定的目标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并给予恰当的评价。本专题就是基于此而设立的。“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艺术特性”,“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课程标准的规定非常清晰。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性的。借助网络平台、图书阅览,搜集辛弃疾有关诗篇及其生平,以及写辛弃疾的传记、散文等。此外还有诵读,诗朗诵比赛,诗歌创作、诗歌评析文章展示等。预期成果:积累辛词的名篇名句,理解辛弃疾的千古遗恨,撰写辛词的赏析性文章。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理解词人在诗词中抒发的复杂情感。2.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尤其是其抗金经历。3.学习分析词眼和用典,进一步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4.能运用所学的方法鉴赏相关的诗词并撰写评论赏析文章。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理解感情,读准语音、语气,把握节奏,进而学会诵读诗歌的方法。2.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尤其是其抗金经历。3.通过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诗人情怀。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自己的情感体验感悟辛弃疾的爱国与苦闷、无奈之情,增强民族使命感。2.在品味、探究中肯定自身价值,增强合作意识。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1.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丰富传统文化积累。4.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5.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主题单元问题设计如何理解辛弃疾的千古遗恨?诗人是如何表现自己情怀的?专题划分专题一:千古遗恨辛弃疾(2课时)专题二:辛词的手法(1课时)专题一千古遗恨辛弃疾所需课时2课时专题一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千古遗恨辛弃疾”是整个单元的核心内容,因为唯有理解了辛弃疾在诗词中表达的复杂情感,才能真正感受辛弃疾的崇高的民族使命,并进一步感悟辛弃疾人格的魅力。基于这一主题,朗诵中的互评,同伴的展示,师生对话,个人品味,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寻,撰写思想评论等多样性活动相应启动。学习成果:理解辛弃疾的情感,掌握抓住关键语句品读的方法,展示自己的思想评论文章及有关的图文。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能理解辛弃疾复杂的思想情感,了解其生平。能用网络、调查、查阅纸质资料、合作探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