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班语言教案:山上有个木头人中班语言教案:山上有个木头人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须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中班语言教案:山上有个木头人,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中班语言教案:山上有个木头人1活动目标:1、能用一般话正确的念儿歌,正确区分韵母:an和ang。第1页共12页2、听懂嬉戏规则,在老师的提示下,能按嬉戏规则进行活动。3、开心地与同伴们一起边念儿歌边玩嬉戏,逐步提高自我限制实力和听说应变实力。活动打算: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活动过程:1、老师表演嬉戏二歌,引起幼儿活动爱好。——老师:今日,我们要玩一个好玩的嬉戏,名字叫:山上有个木头人。第2页共12页——老师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激发幼儿对嬉戏活动的爱好。2、学习嬉戏二歌。老师:儿歌里说了什么?带幼儿念儿歌2-3遍。3、介绍嬉戏规则及玩法。——幼儿边念儿歌边自由做动作,儿歌念完后,幼儿立刻做一个造型保持身体不动。——假如发出了声音或身体不动了,就伸出手给同伴,同伴就拉住她的手说:原来要打千千万万下,现在时间来不及,马马虎虎打三下,一、二、三!第3页共12页4、老师和全体幼儿面对面进行嬉戏。师生边念儿歌,边坐在小椅子上做动作,激励幼儿摆出各种各样的身体造型,儿歌念完后,老师有意先动,伸出一只手让幼儿边做打手心的动作,感知嬉戏的趣味性。5、老师与个别幼儿嬉戏,帮助幼儿熟识嬉戏规则和玩法。支配有而与旁边的小伙伴两两结对进行嬉戏活动,提示幼儿遵守嬉戏规则。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创编的造型,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建力。6、老师和全体幼儿嬉戏。第4页共12页幼儿在教室四散走动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儿歌念完后,老师找寻身体移动或着发出声音的幼儿,发觉后,便与全体幼儿一起说:“原来要打千千万万下,现在时间来不及,马马虎虎打三下,一、二、三!”若没有发觉一个幼儿动,老师可以说:“木头人解放了!”全体欢呼,嬉戏可反复开展2-3遍。中班语言教案:山上有个木头人2活动目标1.要求幼儿正确发出“山、上、三)等字音,区分s和sh,an和ang等音。第5页共12页2.帮助幼儿听懂并理解简洁的嬉戏规则,提高对指令性语言的倾听水平。3.培育幼儿的自我限制实力以及听说应变实力。(这个活动的目标体现了听说嬉戏的主要目标:帮助幼儿发准难发的音和易混淆的音,听懂并理解嬉戏规则,提高限制自己的动作及语言反应的实力。目标较全面,也较详细,且目标的难度适中,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打算拉线木偶玩具一个(或用纸板制成的活动拉线木偶人)。第6页共12页(打算的材料是用来创设嬉戏情境的`。若没有活动木偶,也可以采纳手偶教具代替。)活动过程1.示木偶人创设嬉戏情境,引起幼儿的爱好。老师以小木偶的El吻向大家自我介绍:“我是木头人。今日我想和小挚友一起玩一个嬉戏,名字叫‘山上有个木头人。”接着,老师边操作木偶拉线,边念儿歌,帮助幼儿了解嬉戏的基本内容。表演结束后,老师接着以木偶的口吻与幼儿交谈。老师可以这样说:“谁想和我玩嬉戏呢?那你必需先告知我,刚才我说了些什第7页共12页么?”引导幼儿回忆儿歌内容,学会念嬉戏儿歌,正确发出每个字音特殊是“山”“上”“三”。(活动起先,采纳木偶表演的形式创设嬉戏情境,更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更能吸引小班幼儿的留意力,激发幼儿对嬉戏的爱好。在此活动中,老师通过语言激发幼儿学念儿歌,在幼儿学习过程中,要刚好订正幼儿的不正确发音,教幼儿正确地念儿歌·这样可以为以后顺当开展嬉戏奠定基础。)2.向幼儿介绍嬉戏的规则及玩法。(1)嬉戏时须念儿歌,并可自由做动作。儿歌做完后就不能动,第8页共12页也不能发出声音。(2)假如谁动了或发出了声响,就必需将手伸给同伴,而同伴则拉住他的手说:“原来要打千千万万下,因为时间来不及马马虎虎打三下。”然后边拍同伴的手心边说:“一、二、三。嬉戏结束。(听说嬉戏规则中肯定要包含语言练习的要求,否则就不能达成语言学习的目标。此嬉戏规则中要求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嬉戏,这就充分体现了语言练习的要求。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老师制定的规则肯定要简洁,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