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ProtectionandPromotion,Apr.2024,Vol.24,No.8现代养生2024年4月第24卷第8期624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提高,高频超声检出率甚至高达76%[1]。手术切除是甲状腺结节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存在手术创伤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影响颈部的美观,或增加术后复发率[2]。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与传统手术相比,其优点包括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成本低,该方法通过特制的微波针头将微波能量传递到结节组织,使其产生热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3]。超声引导下的微波消融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术后并发症仍然是患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护理作为手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专业性和服务质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室专职护理强调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针对患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全面的护理服务[4-5]。研究表明[6],手术室专职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此外,专职护理还能够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降低感染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旨在观察手术室专职护理在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行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患者80例,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专职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0例。纳入标准:年龄20~70岁,诊断为甲状腺结节[7];符合微波消融术适应证。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结节恶性病变;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及无法配合完成问卷调查的患者。专职护理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8~60岁,平均45.33±10.26岁;结节直径10~48cm,平均25.23±9.13mm。常规护理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在25~68岁,平均46.26±8.93岁;结节直径9~43cm,平均24.36±10.25mm。两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遵循《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研究对象自愿接受手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1.2护理方法1.2.1常规护理组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术前全麻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微波消融术可能的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协助医生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械、药品及敷料,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手术过程安全性;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1.2.2专职护理组采取手术室专职护理,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术前教育:在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前,专职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教育,使其了解手术的必要性、手术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术后注意事项。教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缓解其紧张情绪,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此外,还需向患者家属说明手术相关事宜,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2)术前准备:术前6~8h禁食禁水,测定血钙、磷,甲乳科会诊、B超、落实相关检查,并评估患者【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专职护理对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患者治疗依从性、术后恢复效果、术后疼痛、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行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患者80例,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专职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专职护理组采用手术室专职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常规护理组比较,专职护理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短(P<0.05)。专职护理组患者总依从率为97.5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2.50%(P<0.05)。术后1d、3d、1周专职护理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专职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2.50%(P<0.05)。结论手术室专职护理在提高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患者治疗依从性、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关键词】手术室专职护理;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