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建筑工程技术一、建筑设计与构造【考点1】民用建筑按建筑物的层数或高度分类P11.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公共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为低层或多层民用建筑。2.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公共建筑,且高度不大于100m,为高层民用建筑。3.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二、结构设计与构造【考点2】抗震构造措施P301.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多层砌体房屋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类型之一。但是这种结构材料脆性大,抗拉、抗剪能力低,抵抗地震的能力差。震害表明,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多层砌体房屋的破坏部位主要是墙身,楼盖本身的破坏较轻。因此,采取如下措施:(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减少墙身的破坏,并改善其抗震性能,提高延性。(2)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性,改善了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了抗震能力。(3)加强墙体的连接,楼板和梁应有足够的支承长度和可靠连接。(4)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等。2.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较常用的结构形式。震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一般是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框架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强节点、强锚固,避免短柱、加强角柱,框架沿高度不宜突变,避免出现薄弱层,控制最小配筋率,限制配筋最小直径等原则。构造上采取受力筋锚固适当加长,节点处箍筋适当加密等措施。3.设置必要的防震缝不论什么结构形式,防震缝可以将不规则的建筑物分割成几个规则的结构单元,每个单元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明确、合理,避免产生扭转或应力集中的薄弱部位,有利于抗震。四、建筑工程材料【考点3】常用水泥的特性及应用P36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主要特征①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高②水化热大③抗冻性好④耐热性差⑤耐蚀性差⑥干缩性较小①凝结硬化较快、早期强度较高②水化热较大③抗冻性较好④耐热性较差⑤耐蚀性较差⑥干缩性较小共性①凝结硬化慢、早期强度低;②水化热较小;③抗冻性差;④耐蚀性较好个性①耐热性好;②干缩较大;③抗渗性差①耐热性差;②干缩大;③抗渗性好①耐热性差;②干缩小;③抗裂性高⑤其他性能与所掺入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材料种类、掺量有关【考点4】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P39国家标准规定,有较高要求的抗震结构适用的钢筋牌号为:已有带肋钢筋牌号后加E(例如:HRB400E、HRBF400E)的钢筋。该类钢筋除满足表中的强度特征值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钢筋实测抗拉强度与实测下屈服强度之比不小于1.25;(2)钢筋实测下屈服强度与规定的下屈服强度特征值之比不大于1.30;(3)钢筋的最大力总伸长率不小于9%。2023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高频考点汇总【考点5】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P46混凝土外加剂包括高性能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高效减水剂(标准型、缓凝型)、普通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引气减水剂、泵送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防冻剂、膨胀剂、防水剂及速凝剂等多种,可谓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我们可按其主要使用功能分为以下四类:(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等。【考点6】砂浆的强度等级P50将砂浆做成70.7mm×70.7mm×70.7mm的立方体试块,标准养护28天(温度20±2℃,相当于湿度的90%以上)。每组取3个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1.应以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砂浆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平均值,精确至O.lMPa;2.当三个测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值及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3.当两个测值与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