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治理》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从理论上掌握地方政府治理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和基本知识,从而对中国地方政府组织形式、职能和结构以及地方治理的方式、方法有较系统、完整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于地方公共事务管理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地方政府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二、教学时数计划学时:36学时三、教学方式1.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除了课堂讲授知识,教师还按各章学习内容为学生安排参考阅读材料,目的是强化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章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思考,学生们可在课后向老师提出问题,扩大知识面。2.课堂讲授与课堂随机提问相结合。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所讲课程内容抓住重点或难点向学生提问,从而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四、教学要求及内容地方政府治理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地方政府治理的基本理论框架,二是把治理理论引向中国地方政府的管理实践。地方政府治理从管理学的角度,研究政府如何运用地方治理的方式、方法来处理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问题。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地方政府概述一、国家、政府与社会(一)什么是国家(二)政府:国家主权的执行者(三)“社会”的概念二、地方政府的内涵和特征(一)地方政府的内涵(二)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三、地方政府的类型(一)按地方制度划分的地方政府(二)按设置目的划分地方政府(三)按行政层级划分的地方政府四、地方政府的价值(一)政治层面的价值(二)社会层面的价值第二节地方政府研究一、西方地方政府研究(一)西方地方政府研究的历史回顾(二)西方地方政府研究的基本现状二、中国地方政府研究第三节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研究的意义、对象与方法一、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研究的意义(一)有利于从系统的角度梳理地方政府相关的基本问题(二)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二、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一)研究的对象(二)研究的内容三、中国地方政府研究的方法(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二)历史分析的方法(三)比较分析的方法(四)系统分析的方法思考题:1.简析国家、政府、社会的关系。2.简述地方政府的类型和特征。3.如何认识地方政府的价值?第二章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第一节中国地方政府权力概述一、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的内涵(一)什么是权力(二)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的界定(三)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的类型二、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的特征(一)内在特征(二)外在特征第二节中国地方政府权力运行机制一、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的获得路径(一)根本授权(二)转授权(三)特别授予(四)出于地方政府自身的创设二、中国地方政府权力配置(一)中国地方政府权力配置概述(二)中国地方政府权力配置现状(三)中国地方政府权力配置改革和完善的基本思路三、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的运作(一)中国地方政府权力运作过程(二)中国地方政府权力运作方式四、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的制约(一)地方政府权力的权力制约——地方政府权限(二)地方政府权力的道德制约(三)公民权利对地方政府权力的制约第三节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的现代化一、地方政府权力的理性化(一)地方政府权力理性化的基本内涵(二)地方政府权力理性化的实现途径二、地方政府权力的制度化(一)地方政府权力制度化的基本内涵(二)地方政府权力制度化的实现路径三、地方政府权力的民主化(一)地方政府权力民主化的基本内涵(二)地方政府权力民主化的实现路径思考题:1.地方政府权力的运作过程和运作方式2.地方政府权力民主化的基本内涵。3.首长负责制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第三章中国地方政府结构第一节中国地方政府结构概述一、什么是地方政府结构二、地方政府结构的组合方式(一)纵向组合的层级化(二)横向组合的类型化三、地方政府结构的基本特征(一)系统性(二)能动性(三)相对稳定性第二节中国地方政府基本结构一、中国地方政府层级结构(一)中国地方政府层级结构的层级(二)中国地方政府层级结构的法律规定(三)中国地方政府层级结构的特征(四)中国地方政府层级结构的发展二、中国地方政府类型结构(一)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二)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