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杂散电流防护5.1一般规定5.1.1开工前应复核杂散电流防护排流钢筋及防护测点的设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5.1.2所有端子连接前应清除表面的附着物。5.1.3电缆保护管端头应密封防潮,电缆敷设前应进行绝缘试验。5.1.4电缆敷设应符合本标准第3.2.13的规定。5.1.5电缆终端头与中间接头制作时,应严格遵守制作工艺流程,操作人员应具备操作资格。5.2测防端子连接主控项目5.2.1检查测防端子预留情况,设置位置及端子引出方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2.2连接电缆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5.2.3电缆芯线与接线端子压接牢固,接线端子与测防端子的连接可靠。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一般项目5.2.4所连接的测防端子间距较大(>80cm),需对连接电缆整理和固定。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3参考电极及监测装置安装主控项目5.3.1参考电极及监测装置应无锈蚀或机械损伤,规格、型号及安装位置应与设计要求相符。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核对设计文件及观察检查。5.3.2监测装置的接地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本体接地可靠。二次回路接线正确,连接可靠。所有安装的元、器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动作可靠,固定牢固。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核对设计文件检查。5.3.3参比电极安装地点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与对应的测试端子之间距离不应超过1m的范围,安装孔直径应不小于60mm,深160mm。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5.3.4参考电极材质应为氧化钼,在埋设前应在水中浸泡不少于24小时。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3.5参考电极安装时不应和结构钢筋接触,严禁撞击其他刚硬结构物。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一般项目5.3.6参考电极埋设的填充物的封闭及引线的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3.7引线固定将参考电极引线传穿入玻璃钢管,并用管卡固定。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3.8参考电极安装完毕,道床表面和隧道侧墙表面应处理平整。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3.9监测装置表面涂层应完整,盘面清洁。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4传感器、转接器安装主控项目5.4.1传感器、转接器安装地点、固定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高度在轨面以上1.2m-1.5m之间。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5.4.2传感器、转接器应安装牢固可靠端正,不得侵入限界。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一般项目5.4.3传感器、转接器支架应安装水平、牢固可靠,支架防腐措施良好。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5.4.4参考电极端子和测试端子与连接引线、传感器与转接器连接的通信电缆均应连接可靠。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5排流柜安装主控项目5.5.1排流柜运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备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规定。2设备表面油漆涂层完整,无锈蚀及损伤等缺陷。电器产品的规格、型号与原理图规定一致。产品的背面接线图与设计原理接线图经核对互相一致。3设备上安装的元、器件应完好无损、固定牢靠,二次回路接线正确,连接可靠。4各种接线端子的排列顺序及绝缘间隔与端子排接线图一致。5二次回路串接的熔断器,其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导通检查良好。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5.2柜体安装位置应正确、排列整齐,电器功能标签齐全,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5.2的规定;排流柜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5.5.2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排流柜安允许偏差每米垂直度1.5每个设备2吊线、钢尺检查盘顶平直度相邻两盘2塞尺、钢尺检查装mm成排盘顶部5拉线、钢尺检查盘面平整度相邻两盘1塞尺、钢尺检查成排盘面5拉线、钢尺检查盘间接缝2塞尺检查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5.5.3排流柜中的二极管元器件、分流器、负荷开关、快速熔断器、可调电阻等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