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基于示能性理论的产品可用性认知系统发展及其特点分析 VIP免费

基于示能性理论的产品可用性认知系统发展及其特点分析 _第1页
1/10
基于示能性理论的产品可用性认知系统发展及其特点分析 _第2页
2/10
基于示能性理论的产品可用性认知系统发展及其特点分析 _第3页
3/10
基于示能性理论的产品可用性认知系统发展及其特点分析刘小路;王敏【摘要】Thearticalaimstoanalyzeusability-cognitivesystemofproductsbasedonAffordancetheory,thatisvisualperception,perceptionandanalysisofoperating.ByinterpretingthemultiplemeaningsofAfordance,theauthorrevealsthatthecognitiveprocessesofproductsrelfectstheprogressiverelationshipbetweenthethreeAfordancelevelsandconstitutesacognitivesystem.TakingthesupportingofAfordancetheoryprovidetoproductsandUCDstudyasastartingpoint,thearticalanalyzestheresultsandthelackofexistingresearch,furthermore,pointedouttheintrinsicrelationshipandcognitivecharacteristicsofthethreelevels.Inthisusability-cognitivesystem,designersshouldfocusonthebasissystemreachedbetween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基于示能性理论在产品认知的特点,构建产品的可用性认知系统。从不同视角对示能性进行多重解读,揭示出产品认知过程中存在视觉感知、操作感知和分析认知三个不同层面间的进阶关系,且共同构成了评价产品可用性的认知系统。以示能性理论为产品和UCD研究提供支持为切入点,分析已有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尚未涉及之处,并进一步讨论人与产品间达成的关系及其认知特点,提出将示能性理论发展为评价产品可用性的认知系统。【期刊名称】《创意与设计》【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5页(P74-78)【关键词】工业设计;产品属性;示能性;可用性;认知过程【作者】刘小路;王敏【作者单位】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作为从知觉心理学引入设计领域的一个术语,“Affordance”被译为“示能性”、“可供性”或“赋予性”等。唐纳德·A·诺曼(DonaldA.Norman)将吉布森的“直接知觉论”(TheoryofDirectPerception,1979)延伸至产品设计领域进行讨论。前期研究者们(盖弗、麦克格瑞奈尔和哈特森等)各自所阐述的示能性理论虽有一定的前后传承关系,但仍然具有不同的范畴和指向,并未构建起一种认识与评价体系加以分析。此文试图在诺曼和盖弗等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示能性理论在实体与虚拟产品设计领域中的不同阐述入手,分析已有的主要观点和尚未涉及之处,进一步从复杂系统的视角揭示产品可用性设计需考虑的不同属性。詹姆斯·杰罗姆·吉布森(JamesJeromeGibson,1904-1979年)1977年首次提出示能性概念,本意是阐述环境与动物之间可感知(或暗示)的互补(Complementarity)关系。1在一些文献中,可操控性也被解释为生物体(organism)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为吉布森最初提出这一理论的描述。事实上,吉布森在文献中使用的是Animal,而非Organism。诺曼将这一术语引入设计领域,分析产品之于用户的可操作属性。按诺曼的观点,示能性概念为设计师重新定义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所阐述的物品形(态)组合方式和材料,成为设计师可借助的“示能”要素,以达到提升产品可用性。不仅如此,诺曼除了提出“感知的示能性”之外,还将吉布森提出“物理的示能性”(PhysicalAffordance)转变为“真实的示能性”(RealAffordance)。诺曼的示能性理论贡献在于:1.示能性传递(或提示)了产品的性能且可能被用户所感知,——其功能可能确实存在也可能并不存在;2.示能性向用户提示了如何有效利用产品,以提升其可用性;3.示能性需要依靠操作者的体验、知识阅历、文化背景或生活方式进行相关判断;4.对示能性理解的正确与否,可导致操作(更加)困难或简易。1部分观点引自:AndyLoewy.TheAffordancePrinciple-PromotingUserAwarenessintheBeginningIndustrialDesignStudio.TheProceedingsispublishedinconjunctionwiththe25thNationalConferenceontheBeginningDesignStudent,heldatLouisianaStateUniversity,BatonRouge,LA,March12th-14th,2009.P:151.2008年,诺曼试图以能指(Signifiers)取代引起混淆的示能性一词——他甚至明确地提出要忘记示能性,而应当去关注能指对于设计的价值。他谈到了对这一词的误用:“将这一理论介绍至设计领域之时,所指的是能够感知的示能性。自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基于示能性理论的产品可用性认知系统发展及其特点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