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雨纷纷、欲断魂、借问等8个词语,会写“魂、欲”等6个字,学习形近字‘行'。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3.理解古诗大意;通过视频了解清明节的来历。【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抽学生背诵《元日》。诗歌描述了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春节诗歌中描写了那些节日习俗。——放鞭炮、和屠苏酒、换桃符2.看图说话,引入课题《清明》。(用一句话说出图片中的类容。)(板书:清明)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体会古诗感情,有困难的地方相互请教。2、用“/”(斜杠)画出节奏雨停顿。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mg(行走)hdng(银行)4、学习生字yuh(nmu(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欲魂酒借何牧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注意生字的笔画,能够说出生字的组词,选词造句,最后书写练习。播放易错字图片,让学生观察,说出错误地方。欲魂牧5、了解作者,体会诗意。出示作者简介:杜牧(803-825)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诗人。其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人们把他与李商隐称为“小李杜”。提出问题:同学们分组交流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学生说完,老师总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诗意:清明节这几天,下起了纷纷扬扬的春雨,路上的行人心情更加愁闷,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意:向牧童询问哪里有酒家歇脚,他指向远处杏花盛开的村庄。6、主题概括: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7、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看视频。三、布置作业1、课后把这个清明节的来历讲给你身边的人听,让他们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2、收集我国的传统节日,并完成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