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1.孔子是末期的著名思想家,他继承了西周以来传统的取向,创立了儒家学说。2.儒家经典中的“三礼”是指、、,而“三传”是指、、。3.语音具有_____属性、________属性和_______属性。4.形容词前加副词以后再做定语修饰名词时与名词之间必须加。5.《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途是:A__________、B________、C。6.区分“V+得+A”是程度补语还是可能补语重点是。7.声母是音节开头的_______,普通话中共有______个辅音声母。8.在连动句中,、不能用在第一个动词“来、去、到”之后。9.辅音声母的分类依据是______和_______。10.根据发音时呼出的气流的强弱,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两类。11.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用“吗”组成的疑问句(1)又叫。12.“把”字句(1)与的区别在于是否能转变成普通句。13.普通话声母中的送气音有_____________,与其对应的不送气音是_________________。14.7.b是双唇、不送气、清、塞音,那么双唇、送气、清塞音是______。15.汉语应用中,经常用在补语位置上的介词有。16.能够直接修饰形容词和心理动词的是。17.普通话中有一些音节的开头没有辅音,这叫做_________。18.“我宁可睡觉也不去看电影”中的“睡觉、看电影”都是。19.由充当的韵母叫单韵母,普通话的单韵母共有_______个。20.10.汉语拼音方案中的e代表四个元音,它们是中的e、中的e、中的e和中的e。(举例即可)21.“今天我差点儿迟到。”与“今天我差点儿没迟到。”的意思。在汉语里,一个音节一般就是一个汉字,因此声调又叫________________。22.声调是构成汉语音节的三要素之一,它同声母韵母一样具有_____________的作用。23.“这个问题老师一讲我就明白了。”是一个。24.儒家的“思孟学派”是指从发展到孟子的一派学说,他们主要继承了孔子学说中“”的方面。25.文字是_________的书写符号26.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根据其组合能力,可分为和。27.汉字从___________可以称为表意文字,从_________可以称为语素文字,从______可以称为意音文字。28.“我喜欢吃吐鲁番的葡萄”中包含了个音节,个语素,个词29.______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独体字,______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合体字。30.词是构成或的要素,语素是构成的要素。31.汉字“臣”的第二笔是______。(写出笔画名称)32.汉语水平的考试(HSK)属于______。33.在汉字标准化工作中,“四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可以用来专指学习者学习外语的能力即“学能”的术语是______。35.表示存在、出现、消失的句子一般叫。二、选择题1.从普通语言学的角度看,下面不属于语言构成要素的一项是。A.语音B.词汇C.语法D.文字2.几个性别相同、年龄相仿的熟人说话,能听出说话人是谁,这主要是由于各人的_________。A.音高不同B.音强不同C.音长不同D.音色不同3.“他不去长城了。”句子中的“了”表示。A、过去B、完成C、变化D、可能4.“汉语难学”、“汉语难教”突出体现在。A.发音和语法B.词汇和语法C.声调和汉字D.音节和汉字5.汉语拼音字母b.d.g发音不同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A.发音体不同B.发音方法不同C.共鸣器形状不同D.舌位前后不同6.“我刚刚听过这个音乐了。”中的“过”表示。A、过去B、完成C、变化D、可能7.一个在国外出生的中国孩子,他/她首先接触并习得的语言是英语,英语就是他/她的。A.母语B.第一语言C.第二语言D.目的语8.普通话声母共有_________________。A.20个B.21个C.22个D.23个9.“禁止吸烟!”是一个。A、主谓句B、独词句C、陈述句D、无主句10.儿童对第一语言的获取过程,可以使用这一术语概括。A.学习B.习得C.获得D.学得11.两个部位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突然打开,让气流迸裂而出,爆发成声的是_____。A.塞音B.擦音C.塞擦音D.边音12.“今天星期三。”是一个。A、独词句B、名词谓语句C、无主句D、祈使句13.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A.中介语理论B.结构主义C.比较语言学D.认知理论14.zh、ch、sh、r四个辅音的发音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A.舌尖前B.舌尖中C.舌尖后D.舌面15.“衣服洗干净了。”是一个。A、被动句B、主动句C、兼语句D、存现句16.属于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