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元日第三单元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选编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和一篇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从传统节日、古代发明、建筑、绘画等几方面来突显传统文化。本单元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课本走进生活,了解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从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内容简说古诗三首本课由三首描写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组成。《元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通过对春节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春联等传统风俗习惯的描述,表达了辞旧迎新的喜悦心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写下的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借重阳佳节表达自己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理解诗句的意思。2.理解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情景。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4.朗读课文,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教学难点]了解《元日》中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呢?2.师:看来,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那么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课件展示)3.同学们看,这些画面我们在什么节日中能看见?(春节)4.春节是我国最热闹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你知道春节有哪些习俗吗?5.古时候的春节和我们现代一样吗?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宋代诗人王安石描写有关春节的诗。(出示课题元日)板书师:“元日”就是元旦吗?师:对,元日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二、初读古诗,解疑释难1.在学习古诗之前老师要考考你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生字新词吗?2.生字过关后,相信大家一定能把古诗读好。请同学们翻开34页,请看老师的要求,尝试画出诗的节奏。(指名学生读古诗一一范读古诗一一齐读)1.学习古诗不仅要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还要结合注释理解释诗意。2.说说元日时大家都在干什么?板书3.同学们看——出示课件,爆竹声中一岁除,理解“岁”字,正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诗句。4.爆竹声中一年就过去了,此刻你什么心情?(开心快乐)5.如果说“爆....”让我们感到了热闹、兴奋,还有一句会让我们感到温暖、幸福,那就是一一(春风送暖入屠苏,课件,解释屠苏。)6.你为什么从“屠苏”感受到温暖幸福呢?7.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刻,大家迎着和煦的春风,一边喝酒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身上暖暖的,心中更是暖暖的。8.谁能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师:你能把这份快乐,这份温暖读出来吗?三、品读后两句1.是啊!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多喜庆啊!我们和王安石在鞭炮声中“来到”大街上,又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课件出示: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解释曈曈,“桃符”。2.谁来自告奋勇的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两首诗的意思?为你的发言点赞。过节时我们心情如何?让我们用欢快的心情朗读古诗。男女生,齐读。引入第二首古诗1.是啊,过节时我们都是高高兴兴的,可有一个人因离家考试,在重阳节这天想起了家人,不禁道出了这样的感叹:(ppt:“每逢佳节倍思亲”)大家知道这句诗出自那里吗?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题目的意思?(重阳节这天,诗人很思念自己在家乡的兄弟们。)2.重阳节,又有什么习俗?3.明明是合家欢聚的重阳佳节,诗人为何会有如此的感叹呢?让我们走进这首诗。(课件出示简介: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宋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二、小组合作学习古诗悟情现在我们了解了题目的意思,也知道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那我们来读读这首诗,好吗?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检查朗读。2.用学过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诗意。归纳方法。小组汇报诗意。3.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