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小鱼飞飞”案例分析《纲要》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让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从而使幼儿体验到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方式感受美、表现美和创作美的自由和快乐。为此,我认为:我们要冲破传统“依样画葫芦”的写实樊篱,就要大胆“放手”,要让小孩子由“学着画”转变为“画着学”,让小孩子在自由表达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发展他们的良好个性,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然而,单纯的“放手”是不是真能发挥小孩子更多的主动性,激活小孩子更大的创造性呢?是不是“放手”了小孩子就真能表现出自己富有个性的独特的作品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还是感到许多困惑。回忆分享已有经验,了解鱼的特征讲述故事“小鱼飞飞”可这时我注意到有很大一部分小孩子的兴趣似乎变了,一些小孩子拿着笔好像无从下手,一些小孩子干脆四处观望,我走到正在左右张望的卢鹏予身边鼓励他:加油画呀!可那他却摇摇头说:老师,我不知道画什么。我将故事中的插图给一些孩子作参考,但孩子还是有些茫然不知要从和下笔卢鹏予再次看故事成功的画出鱼的身体形状完成第一条鱼的外形添加鱼眼睛完成小鱼渐变色的小鱼参照照片中的颜色给小鱼穿衣服给小鱼穿衣服小鱼的食物---水草吐出的泡泡五颜六色呕心沥血之作新《纲要》提出:“要提供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因此本次活动我开始大胆的放手。以回忆的形式让幼儿构造小鱼飞飞的画面,缺乏让幼儿直观观察画面的步骤,在还未拥有多种表征方式经验时,当我们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时,教师的支持鼓励无效的。教师在活动把握上对孩子支持缺乏循序渐进,失去了有效性。《纲要》在艺术领域的内容要求及指导要点中就明确指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能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放手”是指给幼儿应有的自主权,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和心理氛围,尊重幼儿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天赋和表现方式,放手让小孩子想像和创造。但放手并不是放弃老师的指导,否则幼儿在自主表现中常常会出现茫然或处于困境。有些幼儿由于怕模仿得不象而不敢下笔。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会对美术活动失去兴趣。如:幼儿在美术课中,有的是画了几笔就不画了,有的则是画满了整张纸,这时,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各自差异,允许幼儿在活动中自己选择内容,鼓励能力较差的幼儿选择最简单的内容并大胆下笔,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丰富画面内容,大胆想象,让所有参与活动的孩子都能有成功的体验,并及时肯定孩子的成绩,帮助孩子一点点地肯定自己,树立自信。这样,幼儿能在这种宽松的活动氛围下,较容易地完成活动内容,体验成功的乐趣。慢慢地,愉快的情绪会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帮助幼儿对自身能力有正确的认识和肯定,从而树立自信心。幼儿对成人评价的依赖性与他们的年龄成反比,即使是大班幼儿,他们自我评价的独立性仍然较差,他们往往是将成人的评价尤其是教师的评价作为认识自己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组织幼儿开展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多运用积极的评价和反馈方式表扬幼儿,同时多用肯定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尤其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的幼儿,不要轻易否定,而是注重在语言和情感上给予更多的鼓励、支持和关注。这样,孩子就会在美术活动中愉快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并逐渐从教师正确的评价中认识自己,肯定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培养幼儿自信心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需要长期的教育强化。尤其是那些自信心较弱的幼儿,对他们更要耐心细致的教育,使他们在长期教育强化中慢慢地扭转已有的思维定势,一点一滴地增强自信心。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