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有哪些,1教学语言和教态2,板书3,情境创设4,课堂提问5,课堂调控6,多媒体教学7,自主学习教学技能8,合作学习技能9,探究式学习技能立新的课程理念,转换角色,改变旧的教学方式,而且对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把新的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首先以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呈现出来;我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新课程的课堂文化,要靠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去实现和支撑。因此,重新构建教师的技能结构,形成和掌握新课程的教学基本技能,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第一、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是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基本技能改变课程的功能,新课程突出强调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基础教育的性质和时代的特点,重新界定新时代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教会学生掌握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注重学习过程,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积极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并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中,贯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在课堂教学行为中,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第二、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是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基本技能。课程的本质是生活、是经验。新课程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使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打破了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使课程生活化,坚持“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学习生活中的语文、数学、科学、艺术……,使知识不再是枯燥无味的符号、概念、定律、公式,让知识注入生命的活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有效参与教学,在生活中学习、建构知识,体验生活,体验人生,让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内在需要,提升学生的生活价值。第三、有效地与学生交往互动,是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基本技能。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新课程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创人生体验、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师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安全、自由、宽容、理解的教学氛围,改变课堂上教师一味关注自我表现的状况,要进行倾听与对话、沟通与交流、合作与共享,把课堂变成师生活动主体之间交往互动的空间,让知识在倾听与对话中生成,在沟通与交流中重组,在合作与共享中增值,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第四、转变角色,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是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基本技能。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课堂教学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领学生走向知识;要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建构知识;要以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观察、倾听、对话、交流、合作中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分享认识与情感,尊重学生的差异、人格和选择,与学生一起探究真理,并勇敢地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第五、按照学生学习规律进行教学,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是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基本技能。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按照学生学习规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选择学习策略,调控学习过程,反馈学习结果,促进自主发展;要在合理分组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积极承担小组共同完成任务中个人的责任,规范操作,讨论研究,相互配合,积极有效地互动,共同加工完善小组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