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龙舟坪镇刘家冲小学李凤毓教学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4、加强语言积累。教学重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注重语言积累。教学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情境渲染1、出示毛泽东《长征》诗,朗读并背诵。2、刚刚看到你们背得这么熟练,老师感到很欣慰。要学好语文,我们就要多读多背。同学们,你对长征有哪些了解呢?3、是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留下的感人故事。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出示课题《金色的鱼钩》,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4、这篇课文很长,是一篇阅读课文,遇到这样的课文老师教你一种自主学习的好方法:将文本读薄――将重点读厚――将主题读透。今天,我们就用这种学习方法来进行英雄大闯关,同学们,有信心吗?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将文本读薄第一关:将文本读薄1、我们已预习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全班交流: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红军战士走出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故事。3、出示过草地的画面。(这是什么样的草地,还是什么样的,也是。。。。。。)4、在这种情况下,老班长接受了一个任务,这个任务是什么?(出示句子“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4、理解句子,感情朗诵。(这是谁说的话?指导员代表谁?上级、保姆、勤务员分别指什么?同学们,一路上那么多的困难,要完成这项任务容易吗?你想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句话?)三、以老班长的外貌为主线,将重点读厚(一)抓住老班长的外貌变化,体会老班长的形象第二关:将重点读厚1、老班长就是带着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来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的,可老班长到底是谁,姓什么,叫什么至今没人知道,但他的英雄形象已牢记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下面进入第二关: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文中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做上记号,看看从这些描写中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2、第一处:“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①从这一处描写中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②一个快四十的人怎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呢?可想而知,在长征途中他必定是饱经风霜,多么平凡朴素的一位红军战士啊!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记住这位“老班长”的外貌。3、第二处:“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其实他这些天瘦得比我们还厉害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①老班长为什么会“合不拢眼”?②饥饿正一步步的向他们逼近!如果找不到食物,大家将有生命危险。你说,老班长还能睡得着吗?③正当老班长为找不到吃的而忧虑时却异外发现了鱼,你说老班长能不高兴吗?文中哪个词来形容他此时的心情?“喜出望外”。他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这一忧一喜之间,你看出了这是一个怎样的红军战士啊!(板书:尽职尽责)4、第三处:“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①是什么原因,老班长的笑容收敛了?他在担心什么?仅仅是担心他们不喝吗?是啊,还担心他们没有体力支撑到走出草地的那一刻啊,担心自己不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②当他看到我们吃完,脸上又露出了笑容。又是一忧一喜,说明了什么?,这是一个舍己为人的红军战士!(板书:舍己为人)5、第四处:这鱼汤,他自己有没有喝过一口?老班长最后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出示:“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板书:忠于革命)6、结合板书小结:这些语句都是描写老班长外貌的,从老班长外貌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红军战士啊?(二)感受其他描写,加深体会故事中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