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水到哪去了》活动反思本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所以对幼儿有极大吸引力。下面我对此次活动做出如下反思:优势:1、水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东西,幼儿非常熟悉。《指南》中指出科学探究活动的选材应该选去贴近幼儿生活的东西,水正好符合了这一要求。还有就是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基于这两方面的需求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1、能知道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容易吸水的。2、喜欢通过亲手操作来探究生活中的问题。为达到该目标,我首先设计了一个记录卡。在以往的科学活动中,我班幼儿已掌握如何对记录卡进行填涂。所以我设计了三列的记录卡,第一列为实验所需的物品,以图片的形式出现更利于幼儿直观观察。第二列为猜想区,用问号来代表猜想,幼儿在未进行操作实验时根据自己的想象填写。第三列为实验结果记录区,用对勾来表示,幼儿可将自己看到的实验结果记录在这里。这样的记录卡可以直接反映出幼儿的猜想及实验的结果,形式简单,目标明确。3、在活动开始,通过谜语引出今天的主题——水。同时我准备了两个外表一样的水杯,但其中一个杯子里放入了干毛巾,然后分别注入等量的水,当我将水杯倒过来后另幼儿发出惊叹声的“奇迹”出现了。这种用谜语和魔术作为导入的形式,极大的激发了幼儿对于活动对于探索的兴趣和欲望。为整体的活动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4、环节层层深入,较为流畅。当魔术表演结束后,幼儿便开始不由自主的进行猜想,为什么两个同样的杯子会有不同的结果。我便随着幼儿的谈论进行提问,让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后,将杯中的毛巾取出使真相大白,随之而来的就是毛巾可以把水吸进来,哪还有什么是可以吸水的呢?出示记录卡,引导幼儿观察并进行大胆的猜想。猜想后幼儿开始动手进行操作实验。这一系列的活动环环相扣,衔接流畅。不足:1、材料投放不足,在幼儿动手操作时,教师投放了和每组幼儿人数相等的种类而不是相等的数量,我本想没人去一种物品进行实验,但是幼儿有从众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几名幼儿选取同一种物品的情况。致使操作出现了阻滞和洒水的事情材料的投放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2、指导过多,影响幼儿的操作。在我投放的材料中有吸管。我预期的是幼儿有用吸管和饮料的经历和经验,所以用吸管来吸水发现它是可以吸水的,但是当幼儿将吸管横放到水中“盛”水时,我立刻进行了“指导”,课后反思,幼儿的做法不失为一种办法,是我用成人的价值观阻碍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幼儿改进科学活动的方法,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教育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另一方面就是将新观念渗透到幼儿科学活动中去,以幼儿主体为先,以幼儿发展为重.让幼儿通过自己进行猜想和操作来体验抽象的科学现象,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了幼儿的发展.以上就是我通过本次活动做出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