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认识浮力》教学设计肥西县四合学校王海波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八年级物理课本中的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它联系了质量与密度、重力、二力平衡、压强等多方面的知识,是比较综合的章节。它主要包括“什么是浮力”,“浮力的产生原因是什么”。在本章知识学习过程中,它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既运用前面的飞机升力的产生原理,又为后面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及“浮力的应用”奠定基础。学情分析所教学生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质量与密度,重力、二力平衡,压强等多方面的知识,并且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对浮力的现象已经有了简单的感性的认识,但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对浮力的认识程度也不同,所以教师要让所有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探究浮力的存在,进而对其展开理性的分析,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浮力的概念及特点,学会运用“称重法”测量浮力的大小;2、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学会运用“压力差法”判断浮力的存在;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感受实验、实验探究认识浮力;2、经历探究沉入水底的物体是否受浮力的过程;3、经历探究浮力产生原因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3、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合作精神;4、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教学重点浮力概念的建立和称重法测浮力教学难点研究浮力的产生原因教学方法从整体上讲运用了启发式综合教学法,其中包括:实验探究法,讨论归纳法,演示实验法学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教学用具ppt课件,量杯,乒乓球,弹簧测力计,钩码,塑料杯,盛水容器等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演示1:1)、橙子皮放入水中,观察现象:橙子皮下沉2)、橙子放入水中,猜想是上浮还是下沉?观察现象:上浮。橙子为什么能漂浮在水面上呢?这里面蕴含着哪些科学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进入浮力的学习吧?板书:9.1认识浮力讲授新课:一、什么是浮力1、分析:橙子漂浮在水面上,静止,处平衡状态。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给橙子受力分析:重力和托力。托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方向是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2、演示2:乒乓球放在量杯中,不给倒出,能取出吗?(加水),认真观察:水是如何托起乒乓球的?托力的方向是:向上。3、感受浮力:请同学们按一按漂浮的乒乓球,感受托力和方向。4、观察图片:1)、热气球静止漂浮在空中,被空气托着,和橙子漂浮在水面受力相似。2)、气球升空,被空气托着向上运动,和乒乓球从量杯底托起来相似。5、现在,我们引入一个物理概念。板书一、浮力,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叫浮力。1)、分析浮力定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方向,浸在液体中的两种状态。2)、观察浮力方向:6、小组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呢?液体和气体中漂浮的物体有浮力,上升的物体也有浮力,那么,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吗?各小组根据桌子上的器材进行探究,将数据填入表格。数据分析:水中的示数变小了。演示3:轻轻竖直向上托起钩码,示数也会变小。说明水中的钩码也受到竖直向上的托力,因此,它受的浮力作用。7、求浮力的大小1)、钩码受力分析:2)、求浮力的大小:F浮=G-F’=2.1N-1.6N=0.5N3)、F浮=G-F’----称重法测浮力方法F浮指物体受到的浮力;G指物体重,也就是物体在空气中的称重;F’指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4)、例1、一个重物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称时,读数为15N,浸没水中称时,读数为10N;浸没在酒精中称时,读数为11N,则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为N;在酒精中所受浮力大小为N,且浮力方向都是。8、演示4:探究空气的浮力结论: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竖直向上的浮力。二、浮力产生的原因1、过渡:2、阅读P117页,小组讨论后回答:1)、长方体左右两个侧面的对应部分在水中的深度,因而水的压强也;由此可知,长方体左右两侧面受到力的大小,方向。因为h左=h右,所以P左=P右;由F=PS可得,F左=F右2)、长方体前后两侧面与左右两侧面受力情况是否相同?3)、比较长方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F上和F下,哪个大?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