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有效性评价的思考摘要:评价是以幼儿为对象,对幼儿活动、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受益情况和所达到的水平作出价值判断,它是与教学过程中并行的,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是为了更好教育并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性评价更多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差异性,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有效性评价对幼儿心理、行为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是有导向作用的。关键字:评价有效性评价是以幼儿为对象,对幼儿活动、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受益情况和所达到的水平作出价值判断,以便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提供依据。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是能激发幼儿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幼儿发展的。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掌握好正确的评价方法,可以有效鼓励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勇气,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幼儿发展的催化剂。幼儿阶段,自我评价的能力比较低,因此,幼儿自我评价的形成往往会以成人的评价为主要依据,也正因为这样,成人对幼儿的评价对其心理、行为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是有导向作用的。所以,家长和教师作为幼儿自我评价形成的基础,正确地评价幼儿至关重要。一、评价幼儿常出现的问题经过平时对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观察,发现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还存在一些问题。1)在教师日常教学评价行为中,个别还会存在以否定性评价为主,在肯定性和否定性评价行为中,以言语性评价居多,肢体语言较少。2)评价的情感投入较少。3)教师的评价行为过于表面,简单。4)教师评价行为会有情绪化。这些现象反映了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评价的不足,往往为忽视幼儿自我和个性的发展。二、有效性的评价,促进幼儿发展1.有效性的评价应遵循差异性我们知道,每个幼儿身心发展,虽然遵循一般的共同规律性,又各不相同,他们都有自己独特之处,存在个别差异。如果我们无视幼儿的个别差异,单凭对认知结果的评价,就给幼儿贴上评签,进行优劣之分,从而固定对一个孩子的看法,这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在教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考虑到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而是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这样不仅会伤害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挫伤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严重时还会造成幼儿的心理障碍。其实,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教师的承认和欣赏,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合理的评价,就是尽可能更多的关注幼儿的闪光之处,并把它不断放大,这样,幼儿独特的闪光点才会更加闪烁。2.有效性的评价应遵循多样性1)评价内容的多样性。评价幼儿的内容应该是具体的,评价幼儿不仅仅是关注教学效果,知识技能,更应强调对幼儿学习过程、参与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的多维评价。教师在教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应多注意观察幼儿的认知态度、情感变化、意志品质、交往与协作能力等,并把这些纳入评价内容。这也是PYP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国际情怀的终身学习者。”所需要的。2)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每个幼儿的身心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评价要求,从而使每个幼儿都能适应,都能以自己的速度在进步。3)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评价通常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应更加重视幼儿的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更能反映真实的活动情景,对活动的参与程度。研究表明,肯定语言的评价更有利于强化幼儿的一些正面行为,此外,评价幼儿除了言语评价外,相应的肢体语言更能给孩子动力。3.有效性的评价应遵循连续性评价是幼儿活动的一个反馈,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工具,它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前个评价是为了下一步的教学活动作基础。因此,评价应是连续不断的,幼儿在连续的评价中不断强化,不断进步。4.有效性的评价应遵循客观性评价应是以幼儿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的,是对幼儿实际情况的一个反馈,因此,对幼儿的评价应与幼儿真实的生活相联系,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要实事求是,不因幼儿的某个不良行为而否定他的全部,更不因教师的情绪变化而影响对幼儿的评价效果。三、有效性评价的指导原则1.尊重幼儿。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