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责任感是现代人的标志,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是较高层面的道德教育。因为:从社会发展和祖国建设上看,需要责任感教育;从学生当前的实际状况来看,需要责任感教育;从我国教育目标来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我国教育目标、爱国主义纲要,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从我校教育工作实际看,责任感教育与我校开展的目标教育是相一致的。遵循知情意行统一性原则,本学期我着重从提高对责任感的认识和激发情感共鸣抓起,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一、血的事实,让孩子们觉醒。当今的小学生生在新社会,长在改革中,朝气逢勃,开拓进取,他们经历的是一帆风顺,幸福的生活不易让他们产生深层次的思考。学期之初,通过摸底,我深感学生对责任感问题缺乏热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于是,我利用少先队活动时间精心设计了这样一次讨论。首先,我向同学们推荐了《是谁把他引向不归路?》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潘金海从小仗势欺人,胡作非为,虽然多次被抓,但有父母保驾,最后被判死刑,临刑前咬掉生母耳朵。这个血的教训。那么,究竟是谁把他引向不归路呢?激烈的讨论开始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指责父母对他的娇宠,指责公安机关的徇私舞弊。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学生认识到了他自己从小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才是造成今天惨痛结局的根本,可见,一个人的责任感是与其生命紧密相连的。这血的教训,使孩子们觉醒,深思,进而认识到对日常学习的重视和平时对集体、对亲人的关心是小学生最起码的一种责任。通过讨论,学生积累了道德经验,促进了道德认识的内化,提高了道德分析能力,达到了德育活动的认识功能。二、书海漫步,进行责任感的熏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启迪学生责任感的良师益友。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他们的精神气节令人赞叹不已,归结起来,都源于高度的责任,在书海中漫步,不失为提高学生对责任感的认识、激发责任感在内心升腾的有效途径。为此,在红领巾读书节活动中,我班开展了“多读书、读好书”的比赛。通过阅读,大家了解了富兰克林等无数科学家为人类崇高的事业而执著追求的精神;为现代学子魏高原为祖国之崛起而刻苦攻读所感动;受到了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坚守阵地、救死扶伤精神的陶冶;被无数关于责任感的名人名言所鼓舞……在读书心得汇报会上,孩子们较为深刻地谈了自己的阅读体会,真情流露,足以反映出他们的思考已进入了深的层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心和意识的,儿童年龄小,他们的生活经验越有限,那么生活中鲜明形象对于他们思想上的影响就越强烈。书海漫步,促进和提高学生对责任感的理解和掌握,达成了德育活动对道德情感的陶冶功能。三、社会调查,明确责任感之重要。责任感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学生在前面的活动中有一定的感悟,但如何让他们迫切地感受责任感的重要,从而产生强烈的内驱力,在大小巨细的事情中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呢?孩子们通过讨论,决定开展调查活动。孩子们有的走向街头巷尾,来到企事机关,有的通过报纸、电视、网络,调查了各行各业中有关责任感的典型事例。其中,公安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个体户张司机几十年如一日安全驾驶、神州六号顺利升空是十万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等事例令孩子们啧啧称道。而设计人员错写了三千瓦为三瓦的事例、电力安装工人粗心少写了一个“不能合闸”的警示牌而造成四十万元的损失、由于某些人缺乏责任心造成的矿难使一个个家庭不再完整等惨痛教训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活动孩子们深深感到责任感对于各行各业显得多么的重要啊!四、生活聚焦,深感责任感并非高不可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人的可贵,令人敬佩,身边的榜样,最让人鼓舞。我认为,重视对学生身边榜样力量的挖掘既是很好的行为的导向,又能消除学生认为责任感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偏见。于是,我重视把各种日常教育及常规活动作为契机。活动前重视指导,阐明如何尽到自己责任的目标;活动中重视点评,利用及时激励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具有责任感的行为;活动后重视总结,倡导具有责任感的良好风气。半年来,班风班貌得以很大改观。“为校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