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电视传播的人文精神【内容摘要】人文精神贯穿于电视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中。纵观近年的电视节目,可以看到人文精神在电视传播中表现出以下特点:它不仅是西方输入的思想,而且在中国的民族传统中早已有之;它是开放的、发展的,伴随时代的变化而注入新的内容;它不仅弘扬真善美,而且批判假恶丑;它与技术的互相融通更好地满足了人性的需求。【关键词】电视传播;人文精神;民族性;时代性;批判性;技术性人文精神是当前学术领域探讨的重要话题,各个学科都十分关注它。不仅社会科学领域开展热烈讨论,自然科学也与它紧密联系;不仅历史研究对它寻根溯源,而且地理学中也有它的踪影,乃至在经济、法制、体育、生态等领域也得到普遍认同。人们今天如此推崇人文精神,是中国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和高科技两大洪流猛烈冲击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推动社会巨大变革的同时,也造成了社会新的不平衡和新的问题,需要以人文精神来调节和疏导,从而维持社会肌体的健康和稳定;另一方面,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以神奇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却容易导致技术霸权,物欲至上,忽视人的力量,造成精神失落,这也需要人文精神与之整合,给予提升。因此,提倡人文精神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媒介的责任。电视,作为大众传播领域影响最大的传播媒介,作为当前最引人注目的文化载体,有责任、有能力积极倡导人文精神,以推动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促进进步的价值观的建立,从而为国家的强大和发展做出贡献。人文精神存在于中外古今,人们对它的内涵有种种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是基本的共同点,那就是:关怀人类,弘扬人性。其表现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人的关注,特别是对人的生存状态和需求的关注。其二,是对人的尊重,是对人性和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张扬,即马克思所说的“大写的人”。后者是一种更高境界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随着地域、时代、媒介的不同而有不同特点,从当前电视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来看,它的人文精神表现出以下特点:民族性、时代性、批判性、技术性。民族性提起人文精神,人们往往想到欧洲文艺复兴中高扬的人性,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为代表的人道主义,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辩证法,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哲学,乃至当代西方现代哲学的人道主义……这些思想,都来自于西方。然而,当我们蓦然回首,重新审视一下自己脚下这片土地时,我们会发现,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早已有之,它源远流长、千年流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自由,人文精神十分活跃。以后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中,形成了以儒家为支柱的传统文化。儒家以人为中心,其“核心价值理念是‘内圣外王’和‘天人合一’……由‘内圣’到‘外王’表达了传统儒家处理人类活动的两大领域——道德修持与政治实践,人的两种基本素质——德性与才智之间的关系和价值准则”。⑴由这一点出发,它在政治上强调德治、民本互为表里,讲和合,重统一,注重群体利益、社会责任;在人际关系上,提倡仁性和礼治,注重人际和谐,人伦之道;在人格意识上,注意理想道德的培养和理想人格的实现,强调价值内在、生命自持,高扬气节、情操,重义轻利,讲究诚信……传统文化的这些人文因素,一直延续到今天的生活中。电视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大众传播媒介,必然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渗透其中的文化反映进去,其中自然也包括传统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民本思想儒家思想是一种“心”的文化,提倡德治,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对人性的依赖,“从其基本的努力对象来说,我们不妨方便地称之为民本主义”。⑵它认为民与国家不可分离,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特着重确定以人民为政治的惟一对象”。⑶“在儒家看来,‘神’、‘国’、‘人君’都是为民而存在,都是以对于民的价值的表现为各自价值的表现。”⑷我们所知道的“民为邦本”、“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等提法,都体现了这样一种民本思想。尽管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