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初中历史年级初二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中外交往与冲突》观察视角有效课堂观察者:刘建华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三个知识模块: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同时整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高。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肢体语言,图片等直观教具将知识呈现出来,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理解本课内容。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或与生活联系?教师所教内容与之前课程有着紧密联系,将汉代至近代的中外关系做了一个有效的梳理。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创设了良好的历史学习的氛围,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课堂气氛活跃。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基本上做到了重点的精讲、细讲,易懂的少讲、略讲。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注重了历史与语文、地理之间的综合运用。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教师运用了多种教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学习起来轻松、自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运用了丰富的肢体语言进行指导。8.有没有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对课程的参与度高。课堂有效性高。9.课后作业布置及完成情况?课堂及课后作业布置恰当,内容比较适合学生完成。教学改进建议:1.教师对学生应该及时进行评价,尤其在答对后及时表扬;2.应多加小组活动,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和练习的机会;3.多媒体图片可以更加丰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