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迷藏东阳市实验小学方敏鸳教材选择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第六课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捉迷藏》2.拓展欣赏钢琴曲《初雪》教材分析1.《捉迷藏》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的歌曲。3/4拍,F宫调式,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二段体。它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形象生动、很有童趣,也表现了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2.钢琴曲《初雪》出自班得瑞乐团的第五张专辑《迷雾森林》。该曲用钢琴将“雪”具象在旋律里,小调慢板,能使听者享受到万籁俱静的宁静时刻,会将你带到充满朦胧美感的音乐世界。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捉迷藏》,能用欢快的情绪和充满童趣的歌声演唱,同时表现小朋友对四季娃娃的喜爱之情。2.感受三拍子的节拍韵律,能准确表现;了解附点八分音符节奏,能准确演唱。3.拓展欣赏《初雪》,了解不同的大自然音乐所表现的不同情绪。设计理念本课紧紧围绕“四季”这一主题,利用“春、夏、秋、冬”四个娃娃的有趣形象贯穿到底。创设美的意境、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感知歌曲、熟悉歌词,进而学唱歌曲、表现歌曲,逐步完成本课目标,生成美的课堂。教学重点完整演唱歌曲,有感情地进行表现。教学难点11.第一乐段中的节奏较难把握,乐句“秋天钻入谷堆堆”中的一字多音也有一定困难。2.第二乐段中1—6,1—5,5—5的大跳音程较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引出“四季娃娃”1.随歌曲《春晓》进教室引:同学们,咱们的音乐课开始了!请你听着音乐,轻轻地走进教室,想一想,这是什么歌呢?当然,你也可以小声地跟着哼哼,明白了吗?2.师生讨论引:小朋友能听出是什么歌吗?……对,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谷建芬老师给它谱了曲,成了一首好听的春天赞歌。下面,老师也想为小朋友唱首歌,里边也有关于四季的内容,请你仔细听,歌中唱了什么呢?3.教师演唱《童心是小鸟》4.师生谈话,教师小结(随教师解说,播放幻灯片)(1)学生自由发言(2)教师小结:大自然四季的变换是最神奇的了!春天的舒缓,夏天的火热,秋天的丰收,冬天的严寒,四个季节就像四个可爱娃娃,它们的性格都不一样。二、师生共舞,感知“四季娃娃”1.导入表演引:今天,可爱的四季娃娃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要和我们一起共同度过这快乐的学习时间。瞧!活泼可爱的四季娃娃跳起了舞!2.教师随歌曲伴奏音乐舞蹈3.简短讨论:这是一段几拍子的舞蹈?它们的心情怎样?4.师生共舞三、学唱探究,表现“四季娃娃”1.初听歌曲引:小朋友跳得真不错!有了你们的加入,四季娃娃们更开心了!瞧,它们又玩起了游戏呢。大家你追我赶,你躲我藏,就像在捉迷藏。(放音乐——幻灯片播放即出示曲谱、范唱)2.师生谈话引:歌曲听完了,小朋友觉得,四季娃娃们玩得开心吗?……那你们是从哪里感觉到的?(歌词、旋律、节拍等——试教关键点)3.复听歌曲引: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歌。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感受它的节拍,想像四季娃娃们快乐玩耍的情景。4.学唱前半段歌词2(1)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引:让我们从歌词中找一找,看看它们究竟是怎么躲的?①师范读一次引:小朋友们能打着节拍,给老师伴奏吗?听老师有节奏地读一读②学生读歌词引:你会吗?来试试③难点句练习“爱捉迷藏来玩耍”“你找我来我找他”(出示幻灯片帮助学生掌握)(2)填词练唱①教师弹唱,学生随旋律张嘴不发声②学生轻声唱给自己听③学生轻声唱给同桌听④学生轻声唱给老师听(3)重点教唱两个难点乐句(用情感引导其唱好节奏,用幻灯片辅助教学——“爱捉迷藏来玩耍”四季娃娃们真是些调皮的孩子)(4)齐唱前半段歌词5.学唱后半段歌词(学生唱的基础上,教师范唱接出,引出后半段的教学)引:四季娃娃们都找到了,让我们用掌声把它们都请出来吧!(1)节奏拍击(2)教师清唱四个乐句(3)学生齐唱四个乐句(4)比较旋律节奏的不同(5)重点练习第三乐句(6)比较四个乐句首个音高的不同,继续练唱引:你最喜欢哪个娃娃?(以此引导学生用好的声音演唱——四个娃娃都是那么可爱……)6.完整唱一段歌词(1)学生齐唱(2)教师指导7.学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