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问号、句号、感叹号的不同用法。2、在区别形近字中积累新词新字。3、读好句子,积累名言好句。4、进行口语交际。5、写话,进行才艺展示。过程与方法:1、在读背中积累词语。2、在说写中训练表达能力。3、在辨别中,比较中学习新词新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习兴趣。2、培养学习方法。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2.巩固识字、区别同音形近字。3.有积累好词佳句和名言警句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园地中“愉、榆、”等9个生字,会通顺流利地朗读“我会读”和“读读背背”中的句子。难点:能发现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教学过程一)自学指导一(我的发现)1.自读文中的三句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2.小组内和同学交流交流你的发现。3.指名说说你的发现。(三个句子的意思一样,但句式不同,表达的语气就不同。)4.拓展练习:找个句子让大家来变一变。今天又没有下雨,我们怎么不去春游呢?——你难道不知道他是少先队员吗?——(二)日积月累<选选认认>1.自读字词,看看谁能明白这项练习的要求?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字连线。3.指名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连?你是怎样区别这几组形近字的?4.哪些字容易读错?(注意“址、趾”“帐、账”的读音。)5.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学生开火车认读,齐读。6.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7.学生练习给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快,组得对。<我会读>1.自读句子,看看你会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同桌互读句子,并交流自己的发现。3.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比喻句。)4.知识宝典。为了把一个事物描述得更形象、更生动,往往用一个和所写事物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如,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把繁星比成宝石)5.你知道课本中的其他几个句子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了吗?谁来说给大家听听。<读读背背>1.齐读名言,边读边想每一句的意思是什么。2.同桌交流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并说说你对这句的理解。3.谁愿意来把你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读给大家听,并说说它的意思。4.比赛背诵名言。第二课时(口语交际)学习目标1.有留心身边的科学的意识。2.能用普通话大方、流利地介绍身边的科学知识。3.在交际中做到:说清楚、听仔细。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科学知识。比如人们夏天要穿浅色衣服,是因为它们吸收太阳的热比深色衣服少,穿在身上就不会感到太热;常吃糖或甜食的小朋友,不但容易把牙齿吃坏,还会使自己变胖呢;电灯、电视开着的时候,我们是不能用湿毛巾去擦它们,因为那样很容易触电,发生危险等等。我们身边的科学知识可真不少!你们想把知道的和老师、同学交流交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交流身边的科学吧!2.第一次先学后教(图片情境。)3.说一说:刚才我们看了身边的科学,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看到了哪些科学知识?我们身边的科学还有哪些?你能给大家交流交流吗?4.交流身边的科学。(要求:说清楚、听仔细。)(1)小组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身边的科学。(2)小组推荐“科学博士”向大家作介绍。(3)“科学博士”答“记者”问。(对别人提出的问题,“科学博士”有答得不完整的地方,小组内其他成员可以加以补充。)5.拓展延伸活动。(推荐新书,交换旧书)(1)我们身边的科学可真不少!课前小朋友们收集了有关科学常识的书,现在赶快向同学推荐自己的科学常识书吧!介绍时要简要地说说书的内容和特点;听的同学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2)看来,我们身边的科学不仅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而且还能从书中获得不少科学知识。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已看过的书和同学交换吧,交换时可以对书的内容作简单介绍。6.课堂小结。7.实践活动:小组根据所交流所知道的材料,合作办一张“身边的科学”小报。8.交流收获或想法想好了写哪方面的内容了吗?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吧!(小组交流)谁来说说自己准备怎么写?评一评谁说得好。(展示台)1.展示读物和小报。2.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课前准备分工搜集身边的科学的材料,并合作办报。收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