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之炼字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古典诗歌炼字技巧,提高鉴赏古典诗歌语言的能力。2、情感态度:体会古典诗歌的炼字之妙,激发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掌握古典诗歌炼字技巧,规范学生的答题步骤。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及想象、联想能力。板块一炼字•基本内容:•动词•形容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炼动词•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1.使意象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明。2.动词、拟人、双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同时又一语双关,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炼形容词•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形容词: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炼特殊词1、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2、拟声词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表颜色词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唐]骆宾王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总结:炼字•描摹物态能抓住景物特征;•描摹心理能妙传人物心绪;•描摹情景能让人身临其境。了解常见题型把握答题要领板块二常见题型:(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如: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直接鉴赏关键词)(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如: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找出关键词并鉴赏)(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如:这首诗第二句中得“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比较鉴赏)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4分)“空”在文中说“徒劳”的意思。(1分)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1分)第一步:(联系句意)解释字意第二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述景象。第三步:从情感上分析字词“空”字借景抒情,表达了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之情,(1分)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1分)事例展示答题步骤答题步骤::((1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描述景象。象。((3)点出该字运用了什么3)点出该字运用了什么手法手法,,烘烘托了怎样的托了怎样的意境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感情,,达到了怎样的达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表达效果。。课堂演练1雨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后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把“飞来”改为“纷纷”,试说说这样改的妙处。答:这里的“纷纷”为叠词,多而杂乱之意。(步骤一)生动形象的描述了蜂蝶纷纷飞过墙去的状态。(步骤二)只有“纷纷”这样的侧写妙笔,才能生动传神的表现出这雨过天晴后的美景。(步骤三)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