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被动运输(第2课时)◆教学目标1.说出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2.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3.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操作显微镜。4.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5.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6.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说明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2.知道细胞与外界溶液一起可以构成一个渗透系统。3.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教学难点】1.如何设计实验过程(材料、实验用具、试剂的选择,实验结果的预测等)。2.理解细胞膜不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顾:水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原理。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的浓度时,细胞吸水;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的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的浓度时,水分进出平衡。二、讲授新课(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西红柿和白糖凉拌,稍等一会儿可见有水分渗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学生】观察教材中“成熟的植物细胞模式图”,并阅读图左有关内容概括出: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央有大液泡。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教师】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是否相当于一层半透膜?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师】讲述:进行科学探究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来说,探究一般方法和基本步骤是: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开展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学生】听讲,回顾探究实验的步骤。【教师】引导学生讨论:1.实验材料是?为什么?2.实验用什么溶液?有什么好处?3.主要的实验过程是怎样的?【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答案。【教师】总结讲述:1.实验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它既容易被剥离而制成临时装片,又很容易在显微镜下观察。2.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很容易使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短时间内对细胞的伤害小;而清水又可使质壁分离得到复原。3.主要的实验过程是:取材—制片—观察—加蔗糖溶液—观察—滴加清水—观察。④实验结果【教师】播放视频:【教学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学生】观看视频,学习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开展实验。【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结果。【学生】仔细观察、记录结果: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细胞大小蔗糖溶液变小原生质层脱离细胞壁基本不变清水逐渐恢复原来大小原生质层恢复原来位置基本不变【教师】为什么会出来质壁分离?【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讲述:1.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具半透性且其伸缩性比细胞壁大2.质壁分离的表现宏观:植物细胞由坚挺→萎蔫。微观:液泡体积(大→小),细胞液颜色(浅→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3.质壁分离的复原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二)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像水分子这样,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称为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又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播放视频:【知识解析】自由扩散。【学生】观看视频,总结自由扩散的过程和特点。【教师】归纳、讲述:有些小分子物质,如O2和CO2,很容易自由的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像这样,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作自由扩散。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顺浓度梯度,不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水分子,O2和CO2等气体,甘油、乙醇、苯等脂溶性小分子都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的。【教师】播放视频:【知识解析】协助扩散。【学生】观看视频,总结协助扩散的过程和特点。【教师】归纳、讲述:离子和一些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等,不能自由地通过细胞膜,需要借助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的协助,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这种借助膜上转运蛋白进出细胞的物质扩散方式,叫作协助扩散。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顺浓度梯度,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消耗能量。无机离子和有机小分子,如Na+,Cl-、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