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模拟“别让思想的木桩拴住你”作文导写名校金题许多同学在进行了大量作文训练之后依然对写好高考作文缺乏信心,究其原因,主要就在于大家对在高考时会遇到什么样的题目心中没底。虽然要想提前预知高考作文题目无异于痴人说梦,但高考作文命题却是有规律可循的。特别是每年进行高考备考之时,全国各省市的重点中学都会命制大量的作文试题对高三学生进行训练,而命制这些试题的老师极有可能会参与本省市的高考作文命题工作。这样一来,就使得这些重点中学命制的作文试题与本年度的高考作文试题有了一种直接的联系。所以,我们特开设“名校金题”栏目,每期对全国各省市重点中学高三年级的作文备考试题与优秀例文进行展示,并邀请该校的语文名师对试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解读,以期让大家在第一时间准确把握本年度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试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月考)马戏团里表演的大象都是从小就开始训练的。小时候的小象很调皮,玩性又大,故用绳子把小象拴在木桩上。由于小象力量小,经过很多次的试验,它都无法将木桩拖动。当时间久了之后,只要把象系在木桩上,象知道自己无法挣脱,也就安分了。当小象长大变成了大象,在马戏团中可以做很多的表演。大象力大无穷,可以搬很多东西,但在表演后,却很安分地被拴在木桩上。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必须符合文体要求;角度自选,文体自定,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写作导引】这是一道具有寓言性质的材料作文题,能给人启发和思考。与时评类作文不同的是,它不能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而应有所引申和发挥。材料于对比之中彰显了比较明显的立意倾向,即大象“很安分地被拴在木桩上”,是受到“定势心理”的影响,因此不敢越雷池半步。大象的力量很大,但因为小时候曾受挫,便觉得木桩不可挪动,于是再也不想去挣脱木桩。大象其实是被自己以前的观念所束缚,不了解自己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因而放弃了想要移动木桩的念头。在很多情况下,人也跟大象一样。面对一个目标,人们可能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而没有达到目标,就会灰心丧气,认为这个目标是自己永远都不能达到的。于是,自己便被心中的“木桩”拴住了。由此忽视了自身潜能的激发,忽视了自身力量的壮大,忽视了外界条件的改变,忽视了一切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最终放弃了尝试和努力,失去了希望和信心。这便是心理定式的消极作用。这种消极影响,往往会让人陷入失败的经验中爬不出来,一次次丧失唾手可得的成功机会。在审题时,大家也要避免以下误区:教育从娃娃抓起。“小象”这个形象,容易让考生联想到青少年,于是脱离材料整体的寓意,大谈“家庭教育”问题,主张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倡导让孩子自由发展,而不是培养安分守己的懦夫。殊不知材料并没有这种意思。这种审题偏差,问题就出在想当然上。坚持就是胜利。考生若凭主观想象,很可能认为小象没有坚持挣脱束缚,以至于长成大象后放弃努力,就范于一根木桩,于是提出“坚持就是胜利”的观点。这种审题也有失偏颇。本来材料反映的是心理定式现象,却提出“永不言弃”的观点,实乃似是而非。人贵有自知之明。可能有考生认为,大象不了解自己的真实力量,以为自己无法挣脱木桩的束缚,这是缺乏自知之明的表现,于是提出“要有自知之明”的观点。但这种观点偏离材料的寓意,陷入了想当然的泥淖之中。【佳作展评】别让思想的木桩拴住你裴心仪小象无法挣脱木桩的束缚,即使长成力大无比的大象,依旧安分地被拴在木桩上。在这里,与其说大象是被有形的木桩限制了行动,不如说是无形的木桩束缚了大象的腿脚。这木桩便是大象的固定思维、定势心理,是其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它随着大象童年的失败经历一起被钉在了记忆深处。对乾隆来说,“天朝上国”就是一根木桩,不愿前进,又不肯承认国力的衰落,死守着过去的那点骄傲;对二十世纪的英国来说,工业技术领先也是一根木桩,拴住了国家的命运,不愿转型升级。古往今来,人们心中的木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其实,在苦难面前少一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