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导学案编写人胡长考2017/5第2节山地的形成第1课时褶皱山一、学习目标1.能根据岩层的弯曲情况或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背斜和向斜;2.能说明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形成过程;3.能记住六大板块的位置、边界类型及板块边界形成的地理事物;4.能记住褶皱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及原因。二、知识链接1.怎样判断某一地质构造是不是褶皱(1)褶皱必须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岩浆的侵入活动和喷出活动等也有可能导致岩层的塑性变形,但并不能称之为褶皱。(2)褶皱必须是由挤压作用引起的。拉张作用不可能形成波状弯曲,只能形成断裂和断层构造。(3)褶皱必须是塑性变形。即岩层必须保持其连续性和完整性,没有发生断裂和破碎,否则就成为断裂和断层。(4)褶皱必须是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单一的弯曲叫做褶曲,它仅是褶皱的一个组成单元。2.确定背斜和向斜的方法(1)形态观察法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2)确定岩层新老关系法岩层中心老、两翼新的是背斜,中心新、两翼老的是向斜,这是判断向斜和背斜的最准确方法。(3)字面想像法向斜中的“向”是向中间斜——“∪”;背斜中的“背”是驼背样子的斜——“∩”。三、预习题地壳运动可分为哪两类?这两类运动都会形成山地吗?为什么?四、课堂探究1.什么是褶皱?什么是褶曲?褶曲有哪两种基本形式?2.什么是背斜?什么是向斜?一般会形成什么地貌?1高一地理导学案编写人胡长考2017/53.完成课本P74活动题。(1)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2)解释甲地成为山岭、乙处成为谷地的原因。(3)假设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为什么?4.读课本P73图4.10,全球有哪六大板块?其生长边界(张裂边界)会形成什么?其消亡边界(挤压边界)会形成什么?结合世界地形图说明。2高一地理导学案编写人胡长考2017/55.修水库大坝应选择背斜还是向斜?为什么?6.假如下图中M地层含有大量的地下水、石油和天然气,试说说地下水位于哪里,油气位于哪里。五、当堂检测1.确定向斜的最可靠的依据为()A.岩层向下弯曲B.在地形上往往成为谷地C.中心部分岩层相对较新,两翼部分岩层相对较老D.中心部分岩层相对较老,两翼部分岩层相对较新2.下图为岩层地质界线和等高线示意图,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地质构造来看,属于背斜B.从地貌形态来看,属于山脊C.从成因来看,属于向斜成谷D.从成因来看,属于背斜成山20世纪50年代,我国地质工作者在松嫩平原发现了大型油气田,读图,回答3~4题。3.根据地质构造划分,该储油构造属于()A.向斜B.背斜C.断层3高一地理导学案编写人胡长考2017/5D.地堑4.图中储油构造中,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A.气、水、油B.气、油、水C.水、气、油D.油、水、气下图为一典型褶曲剖面。读图,回答5~6题。5.图示褶曲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为()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D.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6.图示山岭是()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B.因槽部坚实且不易被侵蚀而形成的向斜山C.因顶部坚实且不易被侵蚀而形成的背斜山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形成的背斜山第2节山地的形成第1课时褶皱山三、预习题略。四、课堂探究1.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即褶皱的一个弯曲。褶曲有两种基本的形态,一种是背斜,一种是向斜。2.从形态上看,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来看,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在地貌上,有时候背斜发育成为山岭,向斜发育成为谷地。但是,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轴部岩性坚硬不宜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3.略。4.略。5.略6.略五、当堂检测1-6CBBBD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