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病种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一)住院18种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2周与1月内再住院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1.急性心肌梗死2.心力衰竭3。脑出血和脑梗死4。创伤性颅脑损伤5.消化道出血(无并发症)6。累及身体多个部位损伤7。细菌性肺炎(成人、无并发症)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糖尿病伴短期与长期并发症10。结节性甲状腺肿11.急性阑尾炎伴弥漫性腹膜炎及脓肿12。前列腺增生13.肾功能衰竭14。败血症(成人)15.高血压病(成人)16。急性胰腺炎17.恶性肿瘤术后18。恶性肿瘤维持性化学治疗(二)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15天内)非预期再手术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1。甲状腺切除术2。半月板摘除术3。子宫摘除术4。剖宫产术5。腹股沟钭疝修补术6.阑尾切除术7。乳腺手术(三)手术后并发症与患者安全指标1。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2。医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及伤害严重程度3.择期手术后并发症(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败血症、出血或血肿、伤口裂开、猝死、呼吸衰竭、骨折、生理/代谢紊乱、肺部感染、人工气道意外脱出)发生率4.产伤发生率:产伤-新生儿、产伤-器械辅助阴道分娩、产伤-非器械辅助阴道分娩5.因用药错误导致患者死亡发生率6.输血/输液反应发生率7.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发生率8.医源性气胸发生率9。医源性意外穿刺伤或撕裂伤发生率(四)麻醉1。麻醉例数(1)麻醉总例数(2)全身麻醉例数(3)体外循环例数(4)脊髓麻醉例数(5)其他类麻醉例数2。由麻醉医师实施镇痛治疗例数(1)门诊患者实施镇痛例数(2)住院患者实施镇痛例数其中:手术后镇痛例数3.由麻醉医师实施心肺复苏治疗例数,复苏成功例数4.麻醉复苏(Steward苏醒评分)管理例数(1)进入麻醉复苏室例数(2)离室时Steward评分≥4分例数5.麻醉非预期的相关事件例数(1)麻醉中发生未预期的意识障碍例数(2)麻醉中出现氧饱和度重度降低例数(3)全身麻醉结束时使用催醒药物例数(4)麻醉中因误咽误吸引发呼吸道梗阻例数(5)麻醉意外死亡例数(6)其他非预期的相关事件例数6.麻醉分级(ASA病情分级)管理例数(1)ASA-Ⅰ级例数、术后死亡例数(2)ASA—Ⅱ级例数、术后死亡例数(3)ASA—Ⅲ级例数、术后死亡例数(4)ASA—Ⅳ级例数、术后死亡例数(5)ASA—Ⅴ级例数、术后死亡例数(五)重症医学质量监测指标1.非预期的24/48小时重返重症医学科率2.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防率3。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4。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5.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6.重症患者死亡率7。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8。人工气道脱出例数(六)合理用药监测指标1.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增补)2。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增补)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增补)4.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5.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增补)7。药费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重8。抗菌药占西药出库总金额比重(七)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1.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2。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3.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4.不同感染风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八)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1.手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选用符合规范要求。2.预防性抗菌药物在手术前0。5-2小时内使用3。手术时间超过三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4。择期手术在结束后24、48、72小时内停止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的时间。(九)6个单病种质量监测单病种过程(核心)质量急性心肌梗死1。到达医院后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应给予氯吡格雷)的时间.2.到达医院后首次心功能评价的时间与结果。3。实施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EMIST);到院后实施溶栓治疗的时间;到院后实施PCI治疗的时间;需要急诊PCI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转院的时间.4。到达医院后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5。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6.住院期间血脂评价。7.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8.住院期间为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