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探究一、感其志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探究二、赞其才探究三、叹其果,究其因…………糟粕所传非粹美,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独守千秋纸上尘。————王安石王安石《《读史读史》》丹青难写是精神丹青难写是精神————王安石(王安石(10211021--10810866))字介甫江西临川人字介甫江西临川人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探究一、感其志材料材料1.1.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虽无剽盗起,万一且不久。虽无剽盗起,万一且不久。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王安石王安石《《感事感事》》1.1.忧国忧民忧国忧民问题一:以下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主张?问题一:以下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主张?2.2.锐意改革锐意改革材料2.“变革天下之弊法”——王安石《言事书》增设官僚机构冗官扩充军队冗兵宋初——加强中央集权126126万万宋初军队宋初军队宋中军队宋中军队2020万万京城官员英宗是真宗时期10倍997-10221063-1067时间岁入岁出状况宋太宗22,245,800近半余大半真宗150850100126775200余24074900仁宗126251964无余无余英宗116,138,405131864452亏15726047——以上数据均摘自钱穆《国史大纲》北宋财政收支表(单位缗)养兵养官岁币冗费积贫积弱问题二:材料3反映了北宋面临什么问题?材料3.顾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统治危机——①政治危机,农民起义②边防危机,辽夏侵扰③财政危机,入不敷出④社会危机,道德败坏三冗两积三冗两积庆历新政1043年范仲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触犯官僚贵族利益夭折先天下之忧而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乐而乐探究一、感其志1.1.忧国忧民忧国忧民2.2.锐意改革锐意改革问题三:王安石是个怎样的人问题三:王安石是个怎样的人??材料材料4.4.天变不足畏,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祖宗之法不足守。————《《宋史宋史··王安石列传王安石列传》》3.3.坚定执着坚定执着探究二、赞其才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王安石《《元日元日》》积贫积弱冗费冗兵冗官富国之法(理财)强兵之法(整军)取士之法(科举)材料材料55::司马光:眼下国用不足,灾害频频发生,应减节冗费。司马光:眼下国用不足,灾害频频发生,应减节冗费。王安石:国用不足,因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王安石:国用不足,因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司马光:善理财者,不过搜刮民财而已。司马光:善理财者,不过搜刮民财而已。王安石:此非善理财者。善理财者,民不益赋而国用饶。王安石:此非善理财者。善理财者,民不益赋而国用饶。司马光: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司马光: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摘编自叶坦摘编自叶坦《《大变法大变法》》问题四:司马光与王安石主要分歧是什么?问题四:司马光与王安石主要分歧是什么?你赞同谁?你赞同谁?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因天下之力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以供天下之费。措施内容作用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政府青黄不接时低息贷钱或粮给农民,收获后本息偿还1.富国之法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限制官僚地主特权,增加政府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注意用人、避免操之过急。材料6: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谋之,则为大利;非其人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