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解决农村党组织后继乏人先进经验汇报──XX县区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开展“双推优”活动的实践与启示——XX县区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开展“双推优”活动的实践与启示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明显增强,农村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农村基层组织还存在诸多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二是党员队伍素质与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不相适应;三是农村党组织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与新形势对农村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在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个别因受“家族”、“宗派”势力干扰,“入口”把关不严,出现“人情党员”、“关系党员”等不正常现象,导致纳新党员质量不高、先进性不强、群众基础不牢的问题,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面对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XX县区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以解决农村党组织后继乏人为根本出发点,依据“最优秀的青年在党内,最优秀的党员是支书”这一基本思路,在培养农村后备干部、发展农村党员中开展了“双推优”活动,即由全体村民和党员推荐出优秀青年,进行建档、培养、管理、发展和使用。一、主要做法⒈全民推荐,建档管理。每年初由村支部组织全村年满周岁以上、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全体村民推荐本村的优秀青年。推荐的条件和标准为:政治素质高,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民服务意识强,热心集体事业;年龄在至岁之间;文化在初中以上;遵纪守法,公道正派;讲实话,办实事(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求实效。由村民推荐出优秀青年人选后,再由全体党员对村民推荐出的若干人选进行投票推荐选第1页共4页拔,在此基础上,由支部审定最后确定优秀青年人员名单(简称“两推一审定”)。对推荐出的优秀青年将其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镇、村两级统一建档管理。⒉择优自愿,联系培养。对推荐出的优秀青年,按照“择优”和“自愿”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培养对象,并指派专人进行联系培养。培养方法主要是:村支部和培养对象每季度进行一次谈话;每半年对培养对象进行一次跟踪考察;每年年终组织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对培养对象进行一次民主测评。通过测评,做出优秀、合格、不合格的评定,对不合格的作出取消培养的处理;培养对象可列席村级各种会议;实践锻炼。村支部对培养对象,按普通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给培养对象分配任务压担子,在实践中锻炼,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挂职锻炼。由党员和村民代表经过选拔,由工作比较突出的培养对象挂任村长助理,进行岗位锻炼,增强组织领导能力。⒊成熟发展,大胆使用。在经过一年的培养后,在年终测评的基础上,经党员和村民代表召开会议,投票推选发展对象;召开支部大会,对发展对象进行表决纳新;对纳新党员具备条件的,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或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充实进农村两委班子。支部班子成员按规定程序推选为村委会成员侯选人;党员通过法定程序当选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拟推荐的村党支部书记人选,先参加村委会的选举,获得群众承认后,再推荐为党支书人选,如没有选成村主任,就不再推荐为支书人选;村委会中的党员成员通过党内选举兼任支委成员。二、产生的效果⒈增强了纳新党员的先进性、群众性和荣誉感,解决了发展党员“入口”把关不严,质量不高的问题。过去由于村干部“保位子”思想和家族、宗派势力干扰造成党员难发展和质量不高的问题,实行“双推优”后,群众和党员能够把全村最优秀的青年能人推荐进入党的组织,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群众性,给党组织注入了新活力。⒉对现任干部提出了挑战,增加了压力,解决了现任干部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双推优”为农村两委班子第2页共4页培养了“苗子”,随着一批优秀青年和优秀后备干部的培养成长,对现任干部提出了挑战,使他们有了危机感,促进了班子的团结进取,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更加务实,农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得到明显增强。⒊进一步改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