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引领、师生合作让校园内电脑运行畅通无阻株洲市芦淞区早禾坪小学袁建霞[摘要]近年来,随着湖南省合格学校建设项目的持续推进,湖南省各级政府和教育局的现代技术管理经费投入不断增加,相应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成为了一些小学校的难题。长期以来,中小学信息技术人员配备有限,在学校有限的网络管理员中,既要对全校的办公室与用室的信息技术设备进行管理维护,更要对每周进行教学的电脑机房进行维护维修,繁重的工作任务不仅加大了学校信息技术管理人员的难度,更让无暇进行机房管理或信息技术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的学校的电脑一台一台的罢工。为了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为了节约有限的学校办公经费,株洲市芦淞区早禾坪小学利用拥有区级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优势,率先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部分电脑学习优秀的学生开展维护、维修培训。通过近三年的实验,学校发现,对于一些常见的电脑黑屏与无显示问题,其实维护维修完全可以指导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合作共同完成维护、维修。从只有信息技术教师和六年级学生参与本项目探索、研究,到五、六年级的学生和信息技术教师同步进行探索、研究,再到三、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和信息技术教师一起探索、研究,三年来,早禾坪小学正在探索一条教师引领、师生协作让校园内电脑运行畅通无阻的信息技术设备管理道路。[关键词]引领师生合作探究畅通无阻1.1缘何要进行教师引领、师生合作让校园内电脑运行畅通无阻的信息技术设备管理探索1.1.1国家各级政府投入大,投入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效果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启,十一五规划的各项内容圆满实现。数据显示:2008年-2011年,湖南省连续三年时间共建成了合格学校3693所,总投入达44.8亿元,如此巨大的投入给湖南省各地市区的各所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校园环境逐步美化、亮化、现代化的同时,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也开始更新,许多学校改造或者是建立了新的机房。而株洲市芦淞区的早禾坪学校也正是在湖南省合格学校建设的这股东风中改造了自己的电脑机房。通过调拨、调试电脑,该学校建设了一个拥有40多台电脑的机房,新机房的建设为农村的孩子打开了眼界,同时也显著地改善了该学校的办学条件,告别了2-3名学生共用一台电脑的历史。1.1.2随着学校信息化覆盖面的扩容,电脑教师的工作任务持续加重2009年,早禾坪小学投入了近40万元确保了合格学校验收工作的圆满结束;2010年,在信息技术实验区的创建工作中,学校再次投入了近8万元建设了校园网站、班班通、无线办公网络;2011年,芦淞区政府、区教育局再次加大对早禾坪学校的投入,为学校建设了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平台等。校园信息化覆盖面的扩容,让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不堪重负,来回奔走在各个信息平台的电脑之间。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于一所只有15名教职工的小学校,这些繁重的信息技术设施设备维护工作全部落在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身上。由于该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承担学校的五、六年级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还兼任了总务主任、宣传管理专干、科技辅导员、学校网络管理专干等职务,层层压力让该教师不堪重负。可是,尽管如此,作为芦淞区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他并没有畏惧困难,而是迎难而上、激流勇进,不断地找寻克服困难的种种方法,在争取节约学校办学经费的同时,积极摸索出了一条信息技术设备维护、维修管理的发展之路。1.1.3电脑使用年限的增长让改造电脑机房内的电脑开始出现“罢工”勿容置疑,只要是机械设备或电子设备,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它的性能都会有所下降,小则问题不断,大则无法正常运行。这也是为什么汽车到了一定的年限必须报废、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会衰老的原因。早禾坪小学因为地处芦淞区的市郊,在合格学校建设途中,电脑机房内的电脑是属于拼凑与调拨。一批电脑是2004年购置的,另外一批电脑是从区内另外一所学校调拨的,购置年限是2007年。在这几年中,随着电脑使用年限的逐步增长,一台一台的电脑开始出现了不由自主的“罢工”,如黑屏无显示、蓝屏、死机、无法连接网络等问题相继出现。2.1教师引领、师生合作让校园内电脑运行畅通无阻的艰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