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课题名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姓名:周赟工作单位:唐河县第五小学学科年级:三年级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一、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5页,例4。本课在学生已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及建立了周长概念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两种常见的规则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问题,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为以后学习平面曲线图形的周长打下良好基础。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巩固应用周长的含义;(2)探索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空间想象、综合、概括总结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4)拓展思维,培养学生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系列探索活动,推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并简单运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进一步了解数学的价值;(2)通过获得探索成功的体验,鼓励学生对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积极探究、大胆尝试。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二年级已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上一节又获得了周长的概念,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基础。通过课堂及平时观察、了解,三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能力,并有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经历,思维水平处于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水平过渡期,他们易于接受新知识并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可塑性强。并且三年级学生正是精神表扬占上风的时候,他们乐于展示自己,希望得到老师和大家的认可,所以归纳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应该没什么问题。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一切从学生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有效的促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本课教学,我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1、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故事引入,为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探究学习情境。2、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总结、教师引导中进行教学,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协作能力。让学生经历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之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3、三年级学生以精神鼓励法为主,课堂上多使用激励性、鼓励性语言,使孩子们自信、主动、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获得良好教学效果。4、使用反馈教学法,尽可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与合作意识。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故事情境引入新课、教师引导探讨新知、引导学生总结、点拨拓宽思路、反馈教学法等等。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周长概念问:什么是周长?(出示课件2)指名答,齐答。举手回答: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齐答。巩固周长的含义,并为本节课做铺垫。二、生活情景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小白兔拿了一个铁丝围成的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图形,小灰兔拿了一个铁丝围成的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图形。小白兔说自己用的铁丝长,小灰兔说它用的铁丝长,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同学们愿不愿意评评理,看到底谁说的对呢?(出示课件4图)2、我们该怎么帮他们呢?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4、问: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指名回答)出示课件3,齐声说。1、争抢着表示愿意做裁判。2、学生思考,想办法。同学们所用的办法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求出它们的周长。4、同桌思考交流,得出结论: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叫长方形的周长。(即长方形四条边的总长)、正方形一周的长度叫正方形的周长。(即正方形四条边的总长)利用生活情景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题材,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学习有关知识的强烈欲望。三、新知探究1、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帮帮小白兔和小灰兔吧。(1、2、3组帮小白兔算一算,4、5、6组帮小灰兔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