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陶渊明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实,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开创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陶渊明生活在充满战乱的时期,自幼博览群书,有大济苍生的政治抱负,从29岁入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将军、彭泽县令等职,直到41岁归隐。13年的仕途生活,使他看透了官场的腐朽和仕途的险恶,感到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指望,为其与黑暗的势力同流合污,不如摆脱官场的羁绊,退归田园,保全自己的品格和气节。陶渊明把自己参加劳动后的感受和对农事丰歉的喜忧,都反映在他的诗中。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恬静幽美的村居图,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新的一页,因而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诗的始祖。羁鸟守拙荫暧暧樊笼jīzhuōàifányìn归园田居诵读感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适:适应,迎合。韵:气质,本性。羁鸟:笼中鸟。拙:愚拙荫:遮盖。暧暧:昏暗、模糊。•依依,轻柔缓慢的上升。•墟:村落既可理解为自然界,又可理解为田园生活。归园田居陶渊明第二课时思考:“归园田居”的意思明确的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还潜藏着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归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1.从何而归?诗句: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官场)尘网:比喻庸俗污浊的官场。误: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三十年:用夸大了的数字,说明时间之长,痛苦之深。2.为何而归?诗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无”一“爱”说明诗人本性爱田园。“羁鸟”、“池鱼”说明诗人身在官场,而心系田园的心情。热爱田园生活,厌恶官场。3.归向何处?诗句: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思考:为什么要守拙?言外之意是什么?保持自己高尚的节操和自由的品性田园农村4.归去如何?诗人描写到了哪些田园景色?是如何描绘的?这些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田园农家生活: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狗吠鸡鸣村庄炊烟静动衬清幽优美安定和谐和平宁静白描手法表明诗人向往田园美景、村居之乐,批判官场庸俗、污浊、虚伪、黑暗、尔虞我诈。归去感觉如何:诗句: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安逸、悠闲、自在、愉悦欣喜思考:从中可以见出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厌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归恋厌弃田园:方宅草方宅草屋屋榆柳桃榆柳桃李李村庄炊村庄炊烟烟狗吠鸡狗吠鸡鸣鸣官场:官场:闲适、幽美黑暗小结:尘网尘网樊笼樊笼主旨:厌恶官场向往田园手法:白描以动衬静借景抒情探究讨论:你怎样看待陶渊明辞官归隐这件事?1、社会背景:社会动荡,时局不稳;政治黑暗,门阀森严;结党营私,勾心斗角。2、五次出仕,四次归隐。3、晚年生活并不好。真:追求自由崇尚本我坚守气节恬淡豁达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业:1.《归园田居》其二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思考:该诗在写景、抒情方面与课文相比有何异同?2.背诵课文。风,没有衣裳;时间,没有居所;它们是拥有全世界的两个穷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秋水无痕聆听落叶的情愫红尘往事呢喃起涟漪无数心口无语奢望灿烂的孤独明月黄昏遍遍不再少年路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