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专题训练(十二)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在电解炼铝过程中加入冰晶石(用“A”代替),可起到降低Al2O3熔点的作用。冰晶石的生产原理为2Al(OH)3+12HF+3Na2CO32A+3CO2↑+9H2O。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1)冰晶石的化学式为,其含有离子键、等化学键。(2)生成物中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写分子式),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3)反应物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为(填元素符号),写出其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图:。(4)冰晶石由两种微粒构成,冰晶石的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位于大立方体的顶点和面心,位于大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点和8个小立方体的体心,那么大立方体的体心处所代表的微粒是(填微粒符号)。(5)Al单质的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乙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图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丁所示:若已知Al的原子半径为dcm,NA代表常数的值,A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一个晶胞中Al原子的数目为;Al晶体的密度为(用字母表示)g·cm-3。2.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在能源和环境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前景的绿色技术。Ti的某种晶型的氧化物M可用作光催化材料。(1)基态T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在第四周期d区元素中,与Ti原子未成对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名称是。(3)金属钛的原子堆积方式如图1所示,则胞俯视图为(填字母)。距离每个钛原子最近且等距的钛原子有个。(4)生活环境中的臭气源有氨气、甲硫醇()等,氧化物M可以作为高效除臭剂。与氨气互为等电子体的阳离子为,甲硫醇中硫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为,与S位于同一周期,且第一电离能小于S的非金属元素为(填元素符号),已知甲硫醇的熔沸点小于甲醇(CH3OH),试解释此差异的主要原因:。(5)M的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M的化学式为。(6)石墨烯是单个原子厚度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如图3),其比表面积大(比表面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石墨烯与M的结合使用,极大地提高了M的光催化效果。在石墨烯晶体中,每个最小的六元环占有个C原子。已知石墨烯中键长为apm,则单层石墨烯的比表面积为m2·g-1(NA表示常数的值,忽略碳原子的厚度)。3.前四周期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基态阴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与基态锂离子的相同,A和E位于同主族,基态B原子核外有3个能级且各能级上容纳的电子数相等,基态D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最外能层符号为L。+1价F离子的3d能级达到全充满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C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2)B、C、D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序为(填元素符号,下同),它们的电负性由小到大排序为。(3)标准状况下,aLC2气体含π键的物质的量为。与C2D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任写一种)。B、C分别与D构成的阴离子中,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的有(填离子符号)。(4)由A、B、C、D中的几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中,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有(填一种,下同);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有。(5)C、F组成的晶体的晶胞如图1所示。已知该晶体密度为ρg·cm-3,NA代表常数的值,则C、F最近的核间距为pm。(6)A和E组成晶体,其晶胞如图2所示。E粒子周围有个E紧密相邻且最近;连接与E粒子等距离且最近的A粒子构成的形状是。4.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在合金材料及催化剂方面应用广泛。试回答下列问题:(1)Ni2+的电子排布中,电子填充的能量最高的能级符号为。(2)金属Ni能与CO形成配合物Ni(CO)4,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写化学式,下同),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离子为。(3)丁二酮肟()是检验Ni2+的灵敏试剂。丁二酮肟分子中C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2mol丁二酮肟分子中所含σ键的数目为。(4)丁二酮肟常与Ni2+形成图A所示的配合物,图B是硫代替氧的结果:①A的熔、沸点高于B的原因为。②B晶体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为(填字母)。A.σ键B.金属键C.配位键D.π键(5)人工合成的氧化镍往往存在缺陷,某缺陷氧化镍的组成为Ni0.97O,其中Ni元素只有+2和+3两种价态,则两种价态的镍离子数目之比为。(6)Ni2+与Mg2+、O2-形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Ni2+未画出),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5.为了纪念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回答下列问题:(1)Ag与Cu在同一族,则Ag在周期表中(填“s”“p”“d”或“ds”)区。[Ag2(NH3)2]+中Ag+空的5s轨道和5p轨道以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