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一中导学案地理基础知识地理组胡长考第2节地图第2课时等高线基础知识学习目标:1、能说出等高线的形成过程,能说出其基本特点;2、能简单绘制等高线图,并掌握其形成过程;3、能记住等高线图中基本部位的名称和特点,并能画出其等高线;4、会计算等高线图中的相对高度、坡度。第一部分自主预习1、知识链接2、预习题:绘图:将数值相等的点连城圆滑的曲线:1汉阳一中导学案地理基础知识地理组胡长考第二部分课堂探究探究一:垂直高度的确定海拔:地面上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地面上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看图确定高度:1、甲的海拔是米,2、乙的海拔是米。3、甲与乙相比较,其相对高度是米。常见等高线判读:地形示意图等高线图主要特征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2汉阳一中导学案地理基础知识地理组胡长考根据等高线判断A,B,C地形类型:探究二:读右图,思考下列问题。(1)比较上下两图,说明等高线疏密程度与坡度的关系。(2)在上图中找出山脊、山谷、山顶、鞍部,记住下图中对应的等高线形状。3汉阳一中导学案地理基础知识地理组胡长考第三部分当堂检测1.读“等高线绘法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三幅图,乙叫___________图,它能反映地势的高低起伏;丙叫_________________图,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它们的___________相同。(2)山地地形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往往__________________,数值___________高,______________低。中心有几个闭合等高线组,就表示有_________________座山峰,上图等高线图中有________座山峰。(3)将甲、丙两图对照,ab段坡度较缓,等高线________(密集、稀疏),cd段坡度陡峭,等高线________(密集、稀疏)。若此处为江南丘陵,ab处可辟为________,发展经济作物;若为江河源头,cd坡严禁________,以防止水土流失。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_______米,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厘米,其实地水平距离是________千米。(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_(用数字表示)。(4)小河流向________方。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第2节地图第2课时4汉阳一中导学案地理基础知识地理组胡长考参考答案知识链接28海平面29陡30缓31降低32升高33低地34低35高36起伏37陡缓课前预习:预习题答案:作图略。课堂探究:1、1000m500m500mA山谷B山脊C鞍部2、(1)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2)略。当堂检测:1、答案:(1)地形剖面等高线地形海拔高度(2)封闭(闭合)中心四周几2(3)稀疏密集梯田垦殖2、[答案](1)盆地陡崖山谷山脊山顶鞍部(2)114.6(3)1∶100000(4)东北选择AC路线较合理,因为A处比C处高,引水顺势下流,而B处比C处低,往高处引水较为困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