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例题(供参考)窗体顶端单项选择题1.每年(C)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5分)A.12月3日B.12日1日C.4月15日D.5月19日2.根据宪法、国家安全法的规定,有权决定战争状态的是(B)(1.5分)A.国务院B.全国人大C.国家主席D.全国人大常委会3.根据国家安全法,负责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战争状态的,发布动员令的是(C)(1.5分)A.国务院B.全国人大C.国家主席D.全国人大常委会4.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B)(1.5分)A.国家教育体系B.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C.高效教育体系D.社会化教育体系5.下列情况中,属于公民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义务的是(D)(1.5分)A.某科研所办公室主任张某得知同事王某在办公室上网的时,给外国人发送本单位资料,由于害怕单位名誉受损,未向国家安全机关及时报告。B.刘某系某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后,滞留不归。C.蔡某在国家安全机关开展专门工作时,阻扰现场调取证据。D.陈某将自己的住所提供给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使用。6.新国家安全法于何时实施(C)(1.5分)A.2014年11月1日B.2015年4月15日C.2015年7月1日D.2015年11月1日7.国家安全工作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D)为根本。(1.5分)A.人民安全B.经济安全C.社会安全D.政治安全8.以下关于国家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C)(1.5分)A.国家安全就是指国家政权、主权、人民利益不受侵犯。B.国家安全指的是一种绝对安全。C.国家安全是一种相对状态和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D.国家安全是国家利益没有处于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事态。9.鼓励国家安全领域科技创新,发挥(A)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作用。(1.5分)A.科技B.技术C.知识产权D.网络10.国家建立(C),就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重大事项进行会商研判,提出意见和建议。(1.5分)A.国家安全工作督促检查机制B.部门、地区协同联动机制C.跨部门会商工作机制D.国家安全决策机制1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是经(D)通过的。(1.5分)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国务院常务会议??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2.《反间谍法》的立法依据是(B)。(1.5分)A.刑法B.宪法C.刑事诉讼法D.全国人大的决议13.主管反间谍工作的机关是(A)。(1.5分)A.国家安全机关B.公安机关C.国务院D.中央政法委14.《宪法》确定的人权原则在《反间谍法》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下列哪一条规定是人权原则的直接体现。(B)(1.5分)A.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反间谍工作职责获取的组织和个人的信息、材料,只能用于反间谍工作。B.反间谍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C.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属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应当保密。D.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当严格依法办事,不得超越职权、滥用职权,不得侵犯组织和个人的合法权益。15.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批准,出示相应证件,可以进入限制进入的有关地区、场所、单位,查阅或者(B)有关的档案、资料、物品。(1.5分)A.调阅B.调取C.复印D.复制16.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在依法执行紧急任务的情况下,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C)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1.5分)A.免费乘坐B.直接征用C.优先乘坐D.申请使用17.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间谍行为的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C),不得拒绝。(1.5分)A.坦白交代B.尽量配合C.如实提供D.酌情说明18.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专用间谍器材。专用间谍器材由(A)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确认。(1.5分)A.国务院国家安全主管部门B.特种器材鉴定中心C.公安部D.工商总局19.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履行防范、制止和惩治间谍行为以外的其他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职责,适用(A)的有关规定。(1.5分)A.反间谍法B.刑法C.刑事诉讼法D.国家安全法20.《反间谍法》于(B)起施行。(1.5分)A.2014年12月4日B.2014年11月1日C.2015年1月1日D.2015年2月22日21.下面哪一条没有正确体现《反间谍法》的程序要求。(A)(1.5分)A.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