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年级清明节手抄报简单1年级清明节手抄报简洁导语: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祀祖先和扫墓的日子,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在清明节扫墓。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1年级清明节手抄报简洁,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1年级清明节手抄报大全第1页共23页第2页共23页第3页共23页1年级清明节手抄报一:清明节简介第4页共23页清明节,又叫春游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季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春游,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直到今日,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起先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上升,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季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慢慢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第5页共23页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季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爽的食品青菜,苦瓜,菠菜,可去肝火。明节简介: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改变,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支配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上升,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季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亲密的关系。第6页共23页1年级清明节手抄报二:清明节作文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摇着杏花村。天阴沉沉的,淅淅沥沥的小雨,如丝如缕路飘落在大地上,织起一张无涯的绿茸茸的大地上,织起一张无涯的绿茸茸的大地毯,整个大地一片绿意,坟墓四周一片幽静,两旁的松柏展着绿色的枝叶,贪欲的吮吸春天的雨露,保卫在这坟墓前,这里虽然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到处春意盎然,可我们却根本没有心思去观赏这漂亮的风景,只是静默地站在姥爷的坟墓前,哀思。第7页共23页爸爸妈妈和几个亲戚摆好蜡烛,香台,以及等祭祀用的点心、水果,爸爸还把鞭炮、烟花放在墓旁,妈妈也静默地把一包包用黄袋子装好的纸钱点燃,刹那间熊熊烈火燃起,我轻轻地上前摩挲着姥爷的墓碑,想起以前姥爷那粗糙的大手为我盛饭盛汤;慈爱的眼睛关注着我每一天的成长,心里像倒翻了五味瓶似的,阵阵酸痛,眼泪在眼眶里滚动着热热的泪珠,最终泣不成声,任由泪水尽情的流淌下来!我在心里静默地对姥爷说:”姥爷,安眠吧!我肯定会好好学习完成您对我的期望,报效祖国。”1年级清明节手抄报三:清明节意义第8页共23页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清明节,我以为,至少可以做两大事情,发挥两大意义:1、怀念祖先;2、亲近大自然。一、怀念祖先清明节的第一大意义,可以引用《论语》:“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这里的“终”是指人的生命的结束,“远”是指时间上的久远。“慎终”是指通过肯定的方式真诚、慎重地表现对已故亲人的怀念、感恩。“追远”是指不忘本,尽量远的追溯、怀念自己的祖先。所谓“树高千尺不忘根”。活在世界上,我们必需回答这样一个基本问题:“我是谁?”也第9页共23页就是“我从哪里来?又向哪里去?”这也是须要我们用一生来探究的问题。“慎终追远”有助于我们回答这一问题。所谓“明德归厚”的“明德”指“慎终追远”之后,我们更有人生观、道德感更加清楚,正能量有所增加。我们的行为也会变得更加明确,德性也能够更加彰显。“归厚”,人的心灵渐渐变得充溢、丰满、厚实。从全人心理学来看,悼念、怀念自己已经逝去的亲人,就是与他们通心。德者,亦是大道运行之参悟、践行者也。厚德之人,乃得道之人。清明节您想到自己已经逝去的亲人了吗?第10页共23页假如您没有条件去扫墓,您是否能够抽出时间来冥想呢?对于您去世的亲人,您是否还有任何没有放下的情感呢?关于他们,您是否还有什么耿耿于怀的往事呢?假如有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