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妥善对待弱势学生一九九四年九月参加工作至今,二十多年在薄弱学校的教育生涯中,我当了十多年的班主任。见过各种各样的学生里,最让班主任揪心操心的,就是班级里的一些弱势的学生。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游离于群体之外;初中的孩子们还不太懂事,往往会孤立他们或者不辨是非地群起而攻之。作为班主任,能否妥善地对待弱势学生,并在教育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学会尊重,学会谅解和包容,是衡量班主任工作水平高下的一个标尺。下面,我想结合工作中的案例,谈一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一.探求原因,播种心灵想要播种栽培,先得精细整地;要想治愈心灵,先得深入心田。每一个弱势的学生,总有着独特的成长史或家庭背景。细致深入地了解相关情况,有助于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顺利地与学生建立心灵之间的桥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我班级里在七年级下学期转来一位同学小A,根据以前的学校反馈,说他桀骜不驯,顽劣不堪。经过认真地走访和与家长的面对面交流,我得知,孩子在童年的时候父母离异,家庭分崩离析。父亲又长时间地在外地工作,只有爷爷照顾他的生活起居。长期以来,孩子形成了孤僻乖张的性格,进而产生了厌学的情绪。上了初中以后,成绩一落千丈,与老师同学关系也极为紧张,最终不得不转学。对于这种在家庭中缺少温暖或一味溺爱的孩子,学校和老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找到认同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爱,从而唤醒孩子人为封闭的心灵。二.因材施教,性格成长三.阳光雨露,共同关注四.拒绝平庸,努力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