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训练案(90分)1.二战结束后,美国主导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全球经济进行治理。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组建“七国集团”主导了全球经济治理,到1999年成立了有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参加的“二十国集团”。这反映了A.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B.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C.美国丧失经济霸主地位D.世界格局由单极走向多极【答案】B由材料可知,世界愈发呈现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特征,而这种抱团行为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故选B。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崛起,且材料还包含了发达国家的“七国集团”,排除A;美国现今为止,依然是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经济的发展趋势,而不是政治发展趋势,排除D。2.2019年3月1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将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三法合一”,并增加了简化投资手续、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新内容。此过程反映出中国A.对外开放从“引进来”变为“走出去”B.为加入WTO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做准备C.基本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D.通过完善法律文件保障和推动对外开放【答案】D由材料可知,中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增加了简化投资手续、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新内容,进一步地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事业,故选D。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即已标志着对外开放从“引进来”变为“走出去”,排除A;中国加入WTO,是在2001年,准备一说不符合史实,排除B;中国在21世纪初即已基本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排除C。3.2018年以来,美国罔顾国际规则,违背世界贸易组织基本精神和原则,采取单边主义做法,发起针对中国等国家的贸易战,破坏了国际贸易关系和经济秩序。这表明A.全球化陷入困境B.美国主导全球贸易C.贸易战不可避免D.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答案】D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美国的做法是一种逆全球化举动,D是正确的。仅从贸易战无法得出全球化陷入困境,A错误。B主导表述有错误,各国互惠互利,合作共赢。贸易战是可避免的,排除C。4.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反全球化、逆全球化兴起,西方许多国家质疑全球化道路,美国不再高擎贸易自由化的大旗,出现“内顾型发展”趋势,特朗普政府推行的“美国优先”战略得到了国内民众的支持。这主要因为A.全球化进程中存在利益分配的不均衡B.全球化的发展受到了阻碍C.旧的国际秩序左右着全球化发展进程D.西方国家普遍反对全球化【答案】A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西方许多国家”和美国在经济全球化中不占据绝对优势,因此“西方许多国家质疑全球化道路,美国不再高擎贸易自由化的大旗,出现“内顾型发展”趋势”,这反映全球化进程中存在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发达国家利益减少出现“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故A正确;根据材料“这主要因为”可知问题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受到阻碍的原因,不是问的表现,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旧的国际秩序,排除C;“普遍”过于绝对,材料中提到“西方许多国家”不一定达到普遍的程度,且这个是现象不是原因,故D错误。5.美国外交学会主席理查德哈斯指出,美国单极时代的观点是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一个地缘政治时代的结束上,・而忽视了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一一主要大国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不是一个颇有实力的对手,而是恐怖主义,核武器的扩散等全球性骚乱和衰退。这表明A.全球化发展推动单极世界的构建B.经济全球化推政治多极化发展C.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地位下降D.全球化导致地区性冲突不断加剧【答案】B当今世界是一个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时代。材料中“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主要大国之间的竞争和冲突”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政治多极化趋势明显,B正确;材料中“主要大国之间的竞争和冲突”说明并不是构建单极世界,A错误;材料中说明的是政治多极化的信息,没有提及综合国力的问题,C错误;“恐怖主义,核武器的扩散等全球性骚乱和衰退”说明全球化不是导致地区性冲突不断加剧的因素,D错误。6.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最高级别会议。如表为历史上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召开时间、地点和主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