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政治时事热点分析来宾高中政治组2016届•一、加强整合•之一,为什么要加强整合:•其一:新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最大亮点就是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即“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为适应这一新的要求,我们就要注重全面提高自己的素养,做新课程的实践者、推动者,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在知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最具决定性因素之一的今天,形成多层次新型的知识结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立身之本。•其二:教材是课程理论和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材料和依据。•新课程的政治教材是以主题内容或当代实际重构体系编写而成的。因此,树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学生观,联系学校、学生和社会的实际,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处理好教材与学生、教材与社会、教材与高考诸多关系,使每个学生有效掌握最有价值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其三:学习中要把握模块整体的内容、编排意图、训练线索及编写体例,在平时学习中既要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特点、把握书本的体系结构、基本框架,统观全局,抓住主线,又要掌握教材中每节课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特别是重点、难点;既要寻找到学科内在的逻辑顺序,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征。•其四:“学习内容要大于教材”。因此,在学习中要尽力加入教材中没有或教材中不够详细的内容及体系,以丰富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不同的思维取向和思维模式,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其五:以生活主题为基础,以思想政治观点为统领,整合教科书内容。•作为课程模块,每本教科书都有相应学科的知识背景,这显然是与初中教材组织方式的根本不同之处;同时它又不以学科体系作为逻辑框架,这又是与高校教材的根本不同之处。从这个意义上看,如何处理好、运用好学科知识,也就成为组织教科书内容的关键。就教科书的关注点而言,如果说一是学生生活关切,一是思想政治观点,那么学科知识就是连接这两点的桥梁,关键在于找准这个桥梁的支点,即平衡点。偏于知识的理论性,可能导致思想政治观点的概念化、空泛化;偏于知识的应用性,可能导致思想政治观点的弱化、淡化。•其六:由知识立意向问题立意转化;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立意于书本内,答案于书本外;立意于书本外,答案于书本内;这一系列的观念,既是政治高考改革的方向与目标,也是政治高考的丰硕成果,同时还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和进一步探讨的课题。近几年的政治试题在这方面一直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体现十分突出。•之二,怎样整合:•第一,知识整合:•第二,问题整合:•第三,热点整合:•第四,材料整合:•第五,考题整合:•第六,答案整合:•例如:“科技”一词在《文化生活》教材中的几处表述•1、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中------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素质等推动经济,经济又推动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使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格局中的作用突显;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3、在文化与综合国力中(文化在当今的地位•多极化、全球化、科技的深入发展;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不断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精神武器。因此要搞好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防止文化渗透,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动力和支持•(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国际竞争力---科技提供方向、动力、智力支持和保证)•4、在文化传播方式中------大众传媒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5、在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中------•(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制度的变化决定文化发展方向•(2)科学技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