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运用之句子表达效果【学习目标】1、学习句子表达效果类题目的答题角度。2、能够熟练运用总结的答题方法解答此类题目。【考纲要求】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能力层级。【语段特点】该类题目一般考查描写抒情类语段。这类语段主要是对某些意象或环境等进行多角度的细致描摹,有些还辅以适当的抒情成分。文学性强,语言优美,表达往往更为形象生动,有些语段还特别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美,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等。【设题角度】1、比较型将原句与题干所给句子比较,如: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①原文……②原文……③原文……。修改后的句子达不到这些效果。(一般不答改后的句子有什么不好)2、整体语段分析型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答题步骤】第一步,通读整个语段,快速把握中心意思。尤其要找准语段描述的主要事物(或景物)。第二步,比对题目中所改的句子,找出其与原句表达的不同之处。第三步,结合不同之处与答题角度,整合出答案,答出原文的妙处。(注意:一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应放在整段文字甚至整篇文章中来衡量)【答题角度小结】1、修辞手法:手法名+手法的效果、好处。如比喻的生动形象;拟人把物人格化,富于情趣;排比能增强语言的气势,起突出强调的作用。2、句式特点:①长短句——长句是用词较多、结构复杂的句子;短句是短小精悍、节奏短促、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的句子。使用短句,使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长短句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②整散句——整句是结构相似,形式比较匀称整齐的句子,如对偶、排比即属此类。散句则是形式错落,结构不整齐的句子。使用整句,使语言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增强。整散句结合,句式灵活自然,节奏,音韵和谐。另外,倒装句、设问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这些句式比陈述句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倒装句:强调的是前置或后置的部分;设问句:常能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反问句:常能给人语气强烈、掷地有声的感觉;双重否定句:则肯定的意味更加浓烈。3、改变语序、增删词语起强调、突出作用。/与文中……相一致。(变化的部分往往就是作者强调的重点。)4、语体特点:口语:自然亲切、活泼生动,灵活简短;书面语:庄重严谨。与文中的语体风格一致5、精妙用词: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形容词——突出事物……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拟声词——生动逼真,使人如临其境;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名词罗列——营造出特定的意境。另外,还可分析其中的两字短语、四字短语等。如连用四字短语,概括力更强,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6、语言特色:形象生动、幽默诙谐、简练传神、简约含蓄、淡雅自然等。与文段的语言风格一致。7、人称使用:第一人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便于抒发情感和进行心理描写。第二人称——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的距离。第三人称——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叙述,客观公正。8、表达效果:可从内容、情感、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如内容上突出了……/更能体现……情感。(月考卷二)原文:红的像玛瑙,粉的像晚霞,紫的像水晶改后的句子:有红的、粉的、还有紫的答:①原文运用比喻手法,更加生动形象。②原文运用排比手法,更能强调出盆景颜色之多,景色之美。③原文通过对盆景颜色的细致描绘,更能表现出作者对眼前之景的喜爱之情。修改后的句子达不到这些效果。周测卷专题一2、原句:我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自己的心灵,不让它在坚硬的石板上碰伤;更不让污浊的欲念像肮脏的空气,遮蔽心灵的天空。改句:我呵护着自己的心灵,胆战心惊地,不让它碰伤,在坚硬的石板上;更不让污浊的欲念,遮蔽心灵的天空。答案:①原文中“像肮脏的空气”运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欲念的坏处。②原文运用整句,句式整齐,气势更强。③原文中“小心翼翼”与“呵护”的状态更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