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横车镇中心小学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实施方案为推动横车镇中心小学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切实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以及阿城区教育局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总体部署,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横车镇中心小学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深化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任务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有关要求,以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为核心,立足本校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实际,坚持“面向未来、整校推进、学用结合、多方协同、均衡发展”的基本原则,通过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拉动校领导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二、学校总体介绍横车镇中心小学目前有专任教师46名,各级骨干教师12名。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教师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可以比较熟练的应用于教学。中老年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对于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基本上还停留在能制作、会制作简单的课件基础上,对于年轻教师,他们一直在尝试上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课、paid课。三、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2横车镇中心小学现有1间创客教室,1间paid教室,1间智课录播、教学行为分析系统专用教室,2间梦想中心,这些设备为教师创新教学,多学科融合以及数据分析提供了保障。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班班都有班班通,一体机中装有白板等系列备课资源,为教师备课上课提供了便利,为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了必要基础保障。网络资源便利,教育局统一安装千兆教育网络。同时,学校WiFi全覆盖,教师在校园内随时可以应用平板、手机等设备进行教学。学校的信息技术基础环境条件比较好,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求。四、活动目标(一)在培训周期内,提升教师备课能力、协同备课能力、教师视频制作能力、教师移动教研能力,全面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二)在培训周期内,以信息化教学核心能力点测评活动为牵动,探索形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背景下的横车镇中心小学精准研修模式。组织全校教师每人完成不少于60学时的培训任务(线上课程学习和线下实践应用均不少于30学时),推动教师更新观念、重塑角色、提升素养、增强能力。(三)在培训周期内,全校教师达到熟练进行线上协同备课,独立操作视频录制及制作,随时随地进行移动教研。实现40岁以下教师达到智慧环境教学,55岁以下教师达到混合环境教学。五、具体措施在蕲春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领导下,全面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项目,在校本培训中突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3提升工程2.0内容,打造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指导团队。在精准教研中促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整校全员推进。(一)组建由高祥校长为组长、徐凌教学副校长为总负责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下设由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组成的校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指导团队,每个教研组教师按照年龄特点,信息化技术水平掌握的程度,均衡搭配,结成互帮互学的二人小组,全员参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二)10月底召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部署大会,布置各教研组制定本组研修计划。(三)依托“人人通空间”、“钉钉”、“企业微信”平台,进行线上30学时课程学习和线下30学时集中学习。通过数据分析及测评结果,我们学校根据四个维度、30个能力点的具体要求,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选择4个微能力点提供给全体教师进行选择,在混合学习环境下选择3个微能力点供中青年教师选择,在智慧教学环境下选择1个能力点供骨干教师选择。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能力点:A2教学设计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A3教学设计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A6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A8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4混合学习环境下的能力点:B2教学设计微课程设计与制作B4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B6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智慧教学环境下的能力点:C1教学设计跨学科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