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造林绿化表彰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3月31日)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始之年,也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5周年。现在,春分已过,清明将至,正是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今天,国务院召开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全国“两会”精神和中央关于造林绿化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认真总结25年来特别是“十五”期间全国造林绿化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隆重表彰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全面部署“十一五”时期的造林绿化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入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刚才,会议表彰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模范县、模范单位和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的先进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在此,我代表国务院、全国绿化委员会,向受表彰的地方、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造林绿化战线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向所有关心支持造林绿化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真挚的感谢!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充分肯定成绩,认真总结造林绿化的成功经验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1981年12月,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81年3月和2003年6月,中央先后两次作出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造林绿化的政策措施。25年来特别是“十五”期间,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推动下,全社会植绿、爱绿、护绿、兴绿蔚然成风,我国造林绿化工作持续推进,集中表现为“四个新的发展”。一是全民义务植树有了新的发展。多年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率先垂范,共和国部长植树、百名将军植树、各级党政领导植树相继展开,有力地推动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全国动员、全民参与已成为我国国土绿化的一大特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25年来,各地义务植树的形式不断创新,活力不断增强,成效不断提高,全国累计有99亿多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完成植树471亿多株。尤其是近几年来,植纪念树、造纪念林成为风尚,绿地认养、捐资绿化逐步兴起,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正在向纵深推进。二是重点工程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国家先后启动实施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草原保护建设和水土保持等工程。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增加林地面积3.1亿亩,使1.2亿农民直接受益;天保工程有效保护了14.3亿亩天然林,使66.5万名富余职工得到妥善安置;退牧还草工程使草原植被明显恢复,项目区牧草产量提高40%以上。这些工程的实施,对加快国土绿化,加强生态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三是城市绿化建设有了新的发展。许多城市结合道路建设、河道整治和旧城改造开展绿化工作,有效增加了绿地面积。园林化街道、小区和单位创建工作成效明显。城市绿地的系统规划逐步完善,绿线管制制度不断强化。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快速推进。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6.86%,提升到目前的31.66%,提高近一倍;同期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3.45平方米,提高到7.39平方米,翻了一番多。城市绿化的快速发展,显著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四是部门绿化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各部门各系统高度重视绿化工作,认真落实部门绿化责任制,积极做好本部门的绿化工作。农业部门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水利部门加大水土流失治理,铁路、交通等部门积极开展绿色通道建设,石油系统坚持把绿化工作作为石油矿区建设的重要内容。部队在搞好营区和“三荒”造林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支援地方造林绿化。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广泛动员广大职工、青少年和妇女同胞积极投身到国土绿化的实践中。各部门各系统积极参与,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了造林绿化的合力。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我国植树造林和各项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林草植被得到有效恢复,生态面貌有了初步改善。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国造林绿化进入了投入明显加大、步伐明显加快、效果明显提高的新阶段。5年来,全国共完成人工造林4.6亿亩,新增封山育林2.1亿亩,创造了我国造林绿化史上的最高记录,造林合格率和保存率也稳定在较高水平。目前,全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近8亿亩,位居世界第一;全国人工种草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