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政治试题12.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医用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一度紧缺,不少大型制造企业开启了“跨界”生产之路,如某电器集团紧急成立医疗子公司,迅速调整生产计划,很快向市场提供医疗物资生产设备和医用口罩。企业短时间内紧急转产、快速投产,说明①我国相关制造业有完整灵活的供应链②市场需求对企业生产有重要导向作用③企业具有转产防疫产品的前瞻性战略④企业可以通过转产快速化解市场风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以新冠肺炎疫情对市场需求的影响为背景,考查考生运用企业生产经营等相关知识解析经济现象的能力。企业转产既要有内部动力,又需外部条件。疫情导致防疫物资紧缺,让一些企业看到商机并迅速转产,可以看出市场需求对企业生产具有导向作用,①符合题意。防疫物资相关制造业的供应链支持是企业能迅速转产的外部条件,②符合题意。企业前瞻性战略是基于对市场变化发展趋势的把握准确,作出系统谋划,进行提前布局,以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本题中疫情爆发是不可预见的,企业投产防疫物资并没有提前布局,而是捕捉商机、“调整生产计划”的应变之举,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没有转产企业原主导产品面临市场风险的信息,且转产本身也是有风险的,④缺乏支撑且言之绝对,不选。13.为发挥农业保险对支农惠农、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中央财政于2007年开始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截至2019年底,农业保险累计支付赔款2400多亿元,服务农户数从0.5亿户次增至1.8亿户次,提供的风险保障从0.1万亿元增加到3.6万亿元。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是①获得财政补贴,降低成本支出②增加生产投入,促进产业发展③购买农业保险,支付保险费用④转移灾害风险,稳定收入预期A.①→③→④→②B.①→③→②→④C.③→①→④→②D.③→①→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关注我国农业保险费补贴政策的实施,考查学生基于材料信息进行合理推导的能力。推导类问题首先需要判断“起点”和“终点”。从材料首句可以看出,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旨在鼓励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对支农惠农、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保费补贴是针对购买农业保险行为实施的补贴,农户先支付保费购买农业保险,再领取补贴,“购买”在前,“补贴”在后,因此③是“起点”,③是①的条件。农业保险能为农户“转移灾害风险,稳定收入预期”(④),进而保护和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鼓励农户“增加生产投入”,从而达到“促进产业发展”的目的(②)。因此,合理的路径为③→①→④→②。14.2015年10月,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正式启动。CIPS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开发,为境内外金融机构人民币跨境和离岸业务提供资金清算与结算服务的系统。截至2020年5月末,有96个国家和地区的969家银行接入该系统。CIPS的推广使用表明①人民币实现跨境自由流动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③人民币在全球可自由兑换④中国对外贸易结算风险降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以我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推广使用为素材,关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考查学生对外汇与汇率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依据题干信息可知,CIPS是为境内外金融机构人民币跨境和离岸业务提供资金清算与结算服务的系统,这一系统的启动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的表现,②符合题意;直接采用人民币结算,意味着不需要使用美元等第三方货币进行结算,这就规避了第三方货币汇率波动的直接影响,有利于降低我国对外贸易结算风险,④符合题意。人民币跨境自由流动是指资金流进流出均不受管制,无障碍自由通行;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指人民币兑换外币不受时间、地点、额度、对象等方面的任何限制。CIPS系统的启动只涉及跨境和离岸业务的结算,不等于“跨境自由流动”和“全球自由兑换”;事实上人民币尚未实现跨境自由流动和全球自由兑换,①和④既在逻辑推理上不成立,也不符合客观实际。本题选D项。知识拓展:自由兑换货币自由兑换货币是指当一种货币的持有人能把该种货币兑换为任何其他国家货币而不受限制。包括在经...